龙溪:竞争哲学的本质与反垄断的未来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竞争哲学的本质与反垄断的未来.jpg

 

资源的时空聚集是人类社会的常态,集中与分配循环相生,是变化发展的动力。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观念的交流结合在一起,成为群体、组织、国家,也产生了市场机制。市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规律仍然需要在社会发展规律主脉之中进行认识。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以空间聚集为表征。资本的社会效应,就是货币的空间效益在时间上的折现。凯恩斯曾指出,资本的效用来源于其对空间与时间的穿透与放大作用(备1)。这种穿透性和加速作用,使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经济产生了超过之前人类历史上所有阶段的快速,但同时也具有对社会均衡的破坏性,此循环性问题已为马克思资本理论所论述。

西方的竞争法律形式上体现为对市场行为的治理规则,维护市场竞争,但都有上述关于社会均衡问题的考量,也有当时历史背景和社会政策的需要。比如美国反托拉斯法最初缘起于银行业和铁路运输的产业组合带给农业的不均衡效应。欧盟竞争法的初衷也主要在于穿越成员国地理局限建立单一市场的考虑(备2)。反垄断自诞生以来,自始至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市场要素在时空穿透过程中的不正当性,尤其是自发的经济活动的社会均衡问题与公共空间的分配正义。这些问题表现为市场的自由竞争,本质上仍然是为了解决时空的聚集与分配两个方面的均衡。

  近代以来,西方的时空哲学也一直在探讨人的主体性,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人既是系统的组成单元,又是系统整体性的体现,表现为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有序性。这些都是演化均衡的命题,其进展将体现在人工智能等具有超时空穿透性的新兴产业的新一轮竞争与整合之中。

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在诞生之初即着手解决此类命题。《尚·禹贡》中说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禹勘定九州,是超大范围内的空间整合之举,也是消弭争端之策。广泛空间的整合与统一也可称为是另一种人类与距离搏斗的经验。这种空间认识和技能,是哲学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应用科学的出发点。和西方的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边界以及美国殖民过程中通过契约形成的州界不同,中国的政区是为了满足复合功能区的功能,是为了保持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协调互动。中国民间的经济活动也是在时空结合的条件下发展,通过网络联结态演进,在超大规模地域内展开互动与沟通,保持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分享同一市场设施,并促进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和福利体系生生之为,时空转换的核心价值在于生生。《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变情徇势,射利抵,此私利竞争之常态,公共秩序在重德、利用、厚。中国的竞争哲学诞生于大争之世,并非无视竞争,亦非制造竞争,而是解决竞争。将竞争复原至系统性的状态进行考察,就会看到人的社会实践性中必然同时含有竞争与合作,在演化中实现均衡。中国时空哲学传统是对实现人在社会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永恒追求。哲学家郭象在《庄子注序》中说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生死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不失为中国哲学中的人与物、物质与灵性、时空的分割与统一的解释。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在于守恒、知常、觉动、共变。竞争的本质,无论中西,无非持枢与达巇。枢之均衡,在于天道之均衡,达巇之畅通,在于渠道之畅通。竞争哲学以人为中心,而非以产品为中心。反垄断法不应机械蹈袭以竞争为圭皋的思维框架,而是遵循竞争哲学的本质,客观看待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变与反垄断制度的变革。空间与时间,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未来的可能性。世界各反垄断辖区存在制度上的异同是必然趋势。不以同为必,不以异为惧。遵循中国的竞争哲学和社会整体福利观,客观认识超大规模市场中聚集和分配之一体两面,才可以超越西方反垄断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经济一体化反垄断悖,在自身传统上发展出务实的反垄断理论与法律规范体系。

 

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著,宋韵声译,华夏出版社,20114月,第90页。

2:《美国经济史》(下卷),[]福克讷著,王锟译,商务印书馆,20185月,第4-5页。

 

作者简介: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250224081603.jpg

谢红慧,女,笔名龙溪,就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法学硕士,现在北京钧鼎律师事务所工作。联系电话13331115578;微信13611062062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程朔论文\微信图片_20250225210135.jpg

 

本文在2025年2月26日的《澳门法治报》第4版首发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

 

创建时间:2025-02-26 08:39
近期文章
浏览量 33160
首页    理论研究    龙溪:竞争哲学的本质与反垄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