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容永恩5:关于支持绿色转型实现循环经济的建议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这是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做出的重要部署和战略任务。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聚焦区域重大战略,努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国家在绿色经济的多个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进展。在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利用上,已成为全球领军者之一。此外,国家还推出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这一政策不仅带动了重点消费品销售的明显上涨,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汽车行业为例,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8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为190.5万辆,环比大幅增长10.8%。同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实现了由降转升。
然而,尽管国家在绿色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是结构性问题,中国的经济结构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这限制了绿色经济的发展速度。其次是地区差异问题,不同地区在绿色经济发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限制,难以有效发展绿色产业。再次是技术和资金限制,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这对一些小型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最后是政策和制度障碍,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但现实中这些政策和制度尚未完全适应绿色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应实施更加有力的财政、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如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同时,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创新,为绿色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第二,加强资源节约,促进循环利用。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应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与网点规划纳入其中,加速“换新+回收”物流系统与新模式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这不仅能提升城市的环保意识,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第三,提高公众对绿色经济的认识和支持。应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绿色经济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通过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优势。应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对接,以及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的经验和路径。通过先行先试的形式,为国家解决区域差异问题提供实践经验。
第五,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通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作者简介:
连续三届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容永恩
容永恩,女,十二届、十三届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监事长、澳门专业女性协会会长。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两会报道组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