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张振海解读:“春分”气节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春分” • 专栏作者 张振海
一、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二、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三、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南
2025年03月20日,17:01:14 春分
字源
春的最大特点是花花草草,蓬蓬勃勃,充满生机,应该是 艹 头才合理。古代汉字“春”均有“草”,而且“草”很多。
但在历史、文字演变过程中,从清《康熙字典》到现代字典,“春”字归入“日”部。
为什么?这是值得探究的。详见“立春”的解读,这里不再赘述。
春,本义: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民俗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生衍、农夫播种生产,万物蓬勃生发。
春,四季之首。因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又延伸至生机勃发,充满活力等意。后来形成了多义字。
春:是一个含意非常丰富的多义字,用处很多。泛指一季、一年。春天开始,四季开始,一年开始。充满活力、男女情欲、佳酿美酒……姓名、花名、酒名。
古代把“历史”叫做“春秋”,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去秋来的循环就是时间,时间的延续就是历史。
春季开始在立春,平均在春分。这里主要指万物勃发,季节。
分
分:多音字,fēn和fèn。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甫文切。
fēn把整体变成几部分;使联在一起的事物离开,跟“合”相对。
fèn构成事物的不同物质或因素,名分、名位、职责、权利等的限度,人与人相处的情感、情义。
分:多义字,多领域、多学科使用。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区划开,提取出或产生出、独立出,散离、辨别……一半,二分之一,半个世纪,昼夜均分,春分,秋分……这里读fēn,主要是平分、一半的意思。
春分
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也是春季的第四个。每年阳历(公历)3月21日前后交节,今年是3月20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即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解读:二十四节气中以“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两分和两至作为中点。如春季以立春为始点,以春分为中点。全季九十天,分成前后各四十五天。
这天太阳直射赤道,之后继续向北推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春季平分,昼夜平分,阴阳评分,故称“春分”。古称“日中”“春半”“升分”“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两分”“两至”之一。
三候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再五日始电。
一候,玄鸟至:
解读: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二候,雷乃发声:
解读: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下雨时便
会雷鸣。
三候,始电:
解读: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光不见,阳气盛光乃发,故闪电。下雨时天空打雷并发出闪电。
特点
天文学、气候学都有明显的特征和意义。春分,昼夜平分、季节平分、阴阳平分
一是“昼夜平分”,白昼黑夜相等,各12小时。
二是“季节平分”,春季三个月90天,“立春”到“春分”间隔45天,“春分”到“立夏”间隔也是45天。
三是“阴阳平分”,天地融汇,寒暑平衡,中庸调和,阳气渐盛。
春分,严寒已去,气温回升。辽阔的大地一派明媚风光,杨柳吐绿、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我国地域辽阔,受多种天气因素影响,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东北、华北和西北的降水依然很少。
节俗
★春分祭日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的场所是日坛、月坛、地坛、天坛。分设在都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京明清两朝春分祭日在日坛。
★春分主要习俗
1.祭太阳神
春分这一天,帝王要祭日,祭祀大明神(太阳),国之大典,是皇家的专利,民间不得擅自为之。
2.吃太阳糕
太阳糕取意“阳”“高”。是用米粉做的圆形面糕,顶部装饰一只“小鸟”,它不是一般的鸟,而是“三足乌”。详见后面解读。
春分要吃驴打滚 ,又称豆面糕。
为什么叫驴打滚,有传说,有民俗。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还有米糕、青团。
3.烧太阳钱
春分日还有“烧太阳钱粮”的民俗。这天人们将春节期间贴的福字、红纸等迎着太阳烧掉,给太阳神送钱、送粮。民间认为烧福得福,过年时贴的各种字符用这种形式烧掉是一种吉祥的处理方式。
★春分其他习俗
1.竖鸡蛋:流传久远,简单易行,富有情趣。大人小孩都可以玩。选择一个生下四五天的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的最佳时光,这一“中国习俗”甚至流传国外成为“世界游戏”。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蛋确有科学奥秘,另解)
2.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xiàn菜,乡人称为“春碧蒿hāo”。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的是家宅安宁,体健身壮。
3.春牛图:挨家挨户送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民间善言能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的话,每到一家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言词随口而出,字句有韵动听。说得主人乐而打赏。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4.粘雀嘴:这天农村都按习俗吃粘面做成的汤圆,而且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用包馅的汤圆煮好,用细竹杆叉着置于田边地坎粘雀嘴,免雀破坏庄稼。
5.始春祭:古代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cí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吹鼓手演奏,由礼生念祭文,行三献礼等。
6.行祭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7.放风筝:春分当天及期间是孩子、大人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有王字、长龙、鲢鱼、蝴蝶、雷公、月光等,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小孩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较小叫“屁帘”,较大叫“长龙”,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放得高。
养生
养生原则:由于春分节气的内涵是“平分”,人们的养生就要注意阴阳平衡。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解读:传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等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为泻实。中医养生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披发松腰),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解读: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早睡早起,使情志适应养生之道。否则就会伤肝。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原则。
春分养生要点:调养精神、调节饮食、预防受寒、预防春困、运动锻炼、运气防病。
春分养生注意:衣物增减、心态放松、饮食均衡、早起早睡、起居慎行、身心养护。
四、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奇观
文化贡献 详见概论和纵览
文化遗产 详见概论和纵览
文化经典 详见概论和纵览
春分配诗词
唐•元稹诗选《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樑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樑liáng
文化杂谈 详见概论和纵览
下面更精彩
*春分要吃太阳糕。太阳糕寓意“太阳高”,顶部装饰一只“小鸟”,它不是一般的鸟,而是“三足乌”。
“三足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传说太阳里有一只三足乌鸦,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shuò的“红光”,所以太阳又称“金乌”。“三”为阳数,代表阳气上升的春天,蕴含着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之情。春分节气吃了太阳糕,能助旺一年的运势。
*相关自然的节、日
3月20日或21日:春分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 世界诗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世界 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二分二至),是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四个节气。
每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作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太阳直射在赤道并向北回归线移动时为春分。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太阳直射在赤道并向南回归线移动时为秋分。
春分通常特指太阳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公历约为3月19日至22日期间。在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
*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悠久的历史。
*澳门同胞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典范闻名中外,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气、节日、节令、节俗……情有独钟、研究很深、传承弘扬、令人敬佩!向广大澳门同胞学习!致敬!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