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海:解读节气“清明”

中国奉文化奇历法指廿四循追根溯继承发展

解读节 专栏作 张振海

一、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  

二、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  

三、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  

20250404 20:48:21 清明

img1

字源

img2

qīng 形声字。本义指水、气清亮。引申纯净、透明。 相对。

1)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2)单纯,不掺别的3)清楚,不乱4)清理,使纯洁、干净5)查验6)寂静7)清廉,廉洁公正8)朝代名,努尔哈赤建立,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9)姓氏。

可做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这里主要指水、气清亮,纯净透明。

img3

míng 会意字。本义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说文解字》,后延伸出天亮、照亮、点燃、公开等含义。相对。 

1)光线足,亮2)明白,清楚3)公开,显露在外4) 眼力好,目光敏锐 5)光明6)视觉7)懂得,理解8)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如此9)次于今年、今天的下一个,明年、明天10)朝代名,朱元璋所建,国号明11)氏。

可做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这里主要指日月交辉,大放光明。

清明

明节气、清明节日源远流长在历史演进中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理念相同、时间相近,内容相似,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三节融汇合成为一个统称清明节。

注意:首先要明 清明节气清明节日

两个概念(一个是节气、一个是节日)

两个内容(一个是祭祀、一个是踏青)

两个祭祀(家国共祭,家人共祭国人祭祀先贤,家人祭祀先祖)

两个踏青(朝庭游,百姓皇上携朝廷,百姓与亲

两个朝代(一个是清朝一个是明朝)

循环往复的是节气清明节气泛指时段十五天

每年放假的是节日清明节日仅指清明这一天

*清明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也是春季的第五个。冬至后105天,立春后60天,春分后15天,每年阳历(公历45日前后交节,今年44日。太阳到达黄15°即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节日清明作为节日节气有所不同。

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

节日是特定风俗、情感凝聚。

节日包含着特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俗称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游春、赏春。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因此,这个清明呈现两个方面既寄托着人们感恩先贤的情,又承载着人们拥抱春天的

既有祭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所以它是一个富有特色节俗繁多的节气、节日。

2024农历没有立春节气,2025农历两个立春节气。现在随着认知的提高,这些都是人为依照科学推算设置的,不是神仙安排的不用在乎。有人散播清明节不能问好、祝福、欢乐,也是不对的!

清明节不光是悲,更多是乐!老年朋友心理脆弱,不要老人受此影响,过节反而悲切。要让老年人快乐!开心!

 

三候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再五日虹始见 

img4

一候,桐始华。

解读:桐为白桐,白桐花起始开放。

二候,田鼠化为鴽。

解读:鼠阴类,鴽阳类。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古人以为鼠化成鴽鹑 chún,阴衰阳盛的意思。

三候,虹始见。

解读:阴阳交会,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

特点

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齐、生机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南方与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清明时节,麦长三清明来临,植树造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意盎然,天气朗,四野净,大自然到处显示出蓬勃生机。清明称这个节气,是再恰当不过的。

归纳了清明习俗的一二三四五简述如下,详见另解

一、清明的来历有一个让后人非常感动的典故传说(介子推割股奉君)。

二、清明的内涵有两个概念(节气、节日)清明的外延有两个内容(祭祀、踏青)。

三、清明的形成有三个来源清明节、寒食上巳节三节融合演化,合而为一)。清明的插柳有三个说法1.教民稼穑jià sè的农事祖师神农氏2.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的避邪3.割股奉君大的怀念)。

四、清明的节俗有主要1放风筝、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拔河、斗鸡、牵钩、抛堶2耕种、踏青、植树、插柳3镂鸡子、斗百草、吹柳哨、蚕花会4钻木取火、书法绘画、赋诗猜谜赐宴赏花)。清明的称谓有四个特色别名1踏青节23百五节4三月节。

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也是春季的第五个。从唐朝开始被正式列入五个礼节,成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假期从三天延长到五天后来又延长为七天。

  

清明时节正是春耕春种、种瓜点豆、麦长三节、植树造林……大地呈现春光明媚之景。人们的心情豁然开朗

img5

img6

清明时节的民间习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民间风俗。

img7

 

img8

因为清明节要禁火寒食,为了防止冷餐伤身,所以大家都参加以上的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清明这个节气、节日体现得尤为明显。

养生

养生原则:中医认为春季万物生长,由阴转阳,机体也是如此。人应四时,吐纳调息对人体阳气有益    

养生注意: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能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都应避免。要注意清泄肝火,以防肝气升发或肝火太过。

img9

四、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奇观

文化贡  详见概论和纵览

文化遗  详见概论和纵览

文化经  详见概论和纵览

清明配诗词 元稹诗选24系列连载

元稹诗选《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

清明来向晚,山淥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寧愁雨穀赊。

文化杂  详见概论和纵览

下面更精彩

物候之说

芳菲三月报清明,梧桐枝上始含英;田鼠化鴽人不觉,虹桥始见雨初晴。

清明抒怀

国与家共祭,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

清明也因此而有着更多元化的文化负载 

清明是内地和港澳台以及全球华人共同参加国家公祭人文先祖轩辕黄帝的日子,也是家人一起祭祀祖先的日子。这是清明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也是千百年来它在中国诗意化留存的重要原因。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祭黄帝陵,就是以官方名义组织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追溯历史,对黄帝的公祭,大致起于春秋时期,此后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宋人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个节日鼓励踏春和愉快的运动

精选佳句

风、暖、日、 

色好,光旺,荫荫,浓浓,山苍苍,水漾……

满园花开放。门庭柳碧翠,阶前草芬……

鱼游遍水,鸟啼遍堂。杏点遍 

借榆祈福

img10

阳春时节,捋几串榆钱,鲜嫩、脆爽,又有淡淡的甜。蒸榆钱饭,煮榆钱粥,拌榆钱馅儿,清鲜之食。榆钱,音,在人们眼中,意好味佳之物。以榆钱为食,以柳枝为薪清明一日,取榆柳作薪煮食,名曰换新火,一年吉

寒食纪念割股奉君的介子  详见另解

img11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

创建时间:2025-03-27 07:34
近期文章
浏览量 33170
首页    专家普法    张振海:解读节气“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