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锦:清明节的建言献策

 

刘荣锦:清明节的建言献策(原名清明感悟)

 

微信图片_20250404085910

 

编者按:今天是2025年4月4日,中华传统的清明节。清明是一碗茶,浓郁了人间相聚的欢愉,相思的清苦。清明是一本书,交织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平淡与起伏。人的一生,短暂而匆忙,亲人们的离去,让中华人们明白,应好好珍惜,不要等到一切来不及时,而徒增遗憾和悔意。活着,要懂得感恩;生命,要学会珍惜;长此以往,就是对逝去亲人最大的慰藉。愿逝去的亲人安息!愿在世的亲人们永平安,福无限!

清明,为觉醒扫墓:历经无数次的轮回,更新无数次的身体;在每一次生离死、别的交替中,在每一次迎来送往的哭声里,埋葬着一世世的故事,吟唱着一生生的哀歌,生来死去,死去生来,只是在转化。清明,清什么,明什么。不清生死之相,何明生命真理。清明,请为觉醒扫墓,时时清明,处处自在!

中共老党员、抗越老兵刘蓉锦经历过生死考验,今年已68岁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清明节向全党、全国人民建言献策:在过好原来的节日后,将每年全年的每一个月的第一个周日(星期天),确定为中国孝敬顺从父母,关爱老人的节日。

 

微信图片_20250404085408

 

刘荣锦老先生亲笔建言的稿件

 

一、建言缘由

 

乙巳清明节马上就到了,有网民认为,我国虽有单独的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老人节等等这类节日。但这些节日是在走过场做形式,搞花架子,做给别人看的,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所以有人建议现在应该改革一下传统的清明节的时候了。即在过好原有的传统清明节节日内容的同时,从今年开始到以后将每年全年的每一个月的第一个周日(星期天,确定为中国孝敬顺从父母,关爱老人的节日。让其形成习惯性、常态性、永久性的爱心活动形式开展下去,这也是中国特色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华民族敬老孝老的孝道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传统美德的承完善之举愿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大力宣传,认真推广,努力参与踊跃践行全面监督

最后再一次恳请建议呼吁全国两会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文化、教育、宣传、媒介、媒体等相关机构将此改革后的节日新内容立纳入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定下来通过并执行下去,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结束语

 

        其实,本来每个人就应该是懂得这些道理的。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要尽可能、能精力做好做到该做的孝道之事,何须何必专门去选定或等待一年一次的那一天呢?在那一天的特别表现又有何重要意义呢?谁看得见呢?感动了谁呢?再者,除了那个清明节,其他任何时间不也是尽能尽量、尽精尽力也可以孝敬父母吗?大道理、小经验,恐怕不必再多讲了吧?!

 

                          刘蓉锦于二零二五清明节

微信图片_20250404085917

刘荣锦老先生近照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

创建时间:2025-04-04 05:07
近期文章
浏览量 33160
首页    专家普法    刘荣锦:清明节的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