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张振海:解读节气“小满”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小满” • 专栏作者 张振海
一、 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二、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三、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南
2025年05月21日02:54:23节气 小满
字 源
小
小xiǎo,甲骨文,象形。小篆,会意。沙粒形。《说文》 小,物之微也。从八和亅。本义:细、微。形容事物在面积、体积、容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跟“大”相对应。
作谦辞,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用来形容排行最末的,年纪最小的。附在姓氏、称谓前,用来称呼比自己小的年轻人。
名词:年幼之人。小孩、小辈……动词:轻视慢待。小看、小瞧……
代词:自称谦词。小臣、小弟、小女……虚词:可有可无。小休、小众……
形容词:小往大来。小满、大满,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字也是个部首,常作形符。这里是形容词,主要指物之微也。
满
满,mǎn,形声字,本义为水充满容器,饱和、满溢。《说文》“满,盈溢也”,引申出自满、饱满、足够、全部、达到等义。“满”为全部充实,没有余地,十分,全。
比无穷小更小的数字是零,代表无,或者没有任何物,用零表示。比无穷大更大的数字是满,满代表全,或者没有任何空隙。是数字中最大的数。与“零”相对应。满也是中医名词《黄帝内经》“满则泄之”。又有满族、满文、满姓。这里主要指夏熟作物灌浆小满,雨水渐多,水田满了,跟“空”“缺”相对应。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夏季的第二个。每年阳历(公历)5月21日前后交节,今年是5月20日2:54:23。北斗星柄指向巳(南)太阳到达黄径60°即是。双子座(小满、芒种)。四小四大之一。
解读:农历四月中气,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这时北方地区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理解这个“满”字,思维、知识,再扩展一点。古曰“四月乾卦,谓之满,言阳气、水田已满”。小满指小麦渐满,雨水渐满,江河、湖泊渐满,水田始满,阳气始满。
农谚:“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下,犁耙高挂”。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少的意思了。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再五日麦秋至。
一候,苦菜秀
解读:苦菜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药食同源,抗菌、解热、消炎、明目),已经枝叶繁茂,可供采食。
二候,靡草死
解读:指喜阴的一些枝叶细软的植物在阴冷潮湿环境生长,受不了强烈阳光的火气,开始枯死。
三候,麦秋至
解读:麦子开始成熟。原来盈满的麦粒,已经成熟。因为只有麦子在初夏即成熟可收,其余百谷都在秋季成熟收获。
特点
小满,最大特点是全国各地都渐入夏季, 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天气呈现高温、高湿、多雨、多风。因此防热防湿极为重要, 用物、食物、衣物要注意防霉。古代四月初四或六月初六有晒龙袍、晒诗书、晒字画、晒衣物之说(晒书节)。此外, 高强对流天气,冷暖交汇频繁, 要特别警惕暴雨、狂风、雷电。
南方流传:“小满大满,江河盈满”反映了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点。
北方流传:“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
小满节气是收获的前奏,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从此拉开,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
习俗
小满的习俗丰富多彩。
比较普遍的有:祭车神,麦梢黄,夏忙会,卖新丝,吃苦菜,忙收种……很有趣的是见三鲜、尝三新、绕三灵、动三车、祭三神……最隆重的是祈蚕节、祭蚕神。
小满“见三鲜”(黄瓜、蒜薹、樱桃健)
小满“尝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小满“绕三灵”(绕佛、绕神、绕仙灵)
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缫丝车)
农人蹬踏水车浇灌庄稼,操作油车舂(chōng)打菜籽油,摇动丝车缫(sāo)丝。典型的农村文化“男耕女织”。
小满“祭三神” 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祭“车神”。传说车神为一条白龙,农家在水车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祭拜。祭品中有一杯水,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还有祈蚕节、祭蚕神(详见,另篇介绍)
养生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暑易伤气。夏季归于五脏属心,而心喜凉,宜食酸。适宜清补。
中医观点,小满时节气温攀升,湿度增加。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应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不受损伤。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和养生意识,从增强机体正气和防止侵入邪气这两方面入手。特别强调升阳原则。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皮肤病。
(一)起居:早起晚睡,添衣防病。
(二)运动:适当运动,怡养性情。
(三)饮食:饮食清淡,补充动能。
(四)精神:胸怀宽广,平和心境。
四、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奇观
文化贡献
文化遗产
文化经典
唐•元稹诗选《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繁体
小滿氣全時,如何靡草衰。靡mǐ
田家私黍稷,方伯問蠶絲。黍稷Shǔ jì 蠶cán
杏麥修鐮釤,錋欔豎棘籬。鐮釤lián shān 錋欔豎棘籬péng qú shù jí lí
向來看苦菜,獨秀也何為?
简体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靡mí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黍稷Shǔ jì
杏麦修镰钐,錋欔竖棘篱。镰钐lián shān錋欔竖棘篱péng qú shù jí lí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宋•欧阳修 五绝·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莺啼yīng tí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垄lǒng
文化杂谈
下面更精彩
夏季节气歌
*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玉簪yù zān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小满充哲理
二十四节气有“四立”“四小”“四大”……
小暑对应大暑,小雪对应大雪,小寒对应大寒,唯独小满没有对应大满。
“小满”对应的是“芒种”。为什么用“芒种”代替“大满”?这里有玄机!有哲理!
“小满”充满了诗意、禅意和哲理。寄予希望。释放独特的魅力。
如前所述,1.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2.江河、湖泊、水田的水始满。3.阳气上升,还没达到顶点。
我们超越原来的认识,理解成小满说的也是阴阳二气中的阳气已渐满,阳气小满,而不是大满。阳气大到极致就是夏至,就要转化了。所以说小满顾名思义还不到最满的时候,阳气太满就会盛极而衰,阳气满而未盈就会继续上升,盛夏之前的小满是阳气最好、最兴旺的时刻。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老祖宗命名“小满”时,表达了一种收获在即的喜悦。此时,麦类正由青转黄。过不了几日,便会铺出一片远接天际的金色怀想。再来一个“大满”不就更加喜悦了吗?
《说文解字》说:“满,盈溢也。”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所以,人生凡事不能“大满”,满则招损。这或许就是我们的老祖宗,用“芒种”代替“大满”的缘由吧!
中国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忌讳 “大满”“太满”。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达到或超过这一限度,就会趋于衰落,或者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有“物极必反”“满招损、谦受益”之说。老祖宗命名节气时,只设小满而不设大满,充满了哲理、睿智。
神奇的传说
小满节气“蚕神”的传说 详见另篇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