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新四军后代为吴耘老战士画展助力喝彩
本报讯(记者陈龙狮)在2025.5.18国际博物馆日盐城会场的大会上,新四军七师的老战士吴耘艺术家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创作的、鼓舞了一批批中国抗战军民的艺术作品,在80年今天,再次现身在盐城泰山庙(新四军军部)进行艺术巡展,这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艺术家的颂扬和褒奖!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上海新四军研究会的贺函
为此,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上海新四军研究会特此为吴耘个人画展发了《贺函》。
来自北京上海等地亲朋好友与盐城相关部门的领导在国际博物馆日纪念大会上的合影留念
两个新四军研究会选派了:北京新研会七师分会的①李湘滨七师常务副会长、老红军后代;②李晓帆七师副会长、老红军后代、大校军衔;③王伯俭七师副会长、八路军后代、大校军衔;④孙淑梅七师会员、八路军后、大校军衔;⑤乔宇龙七师会员、新四军后代和上海新研会七师分会的①马元权七师名誉会长;②刘军七师副会长;③张涛七师副会长;④肖斌七师副会长;⑤陈明七师名誉副会长,合计10名的七师后代们参加了新四军七师老战士吳耘的个人画展。
来自北京上海新四军后代与新四军老战士吴耘家族合影留念
在欢迎晚宴上,恰逢新四军老战士吴耘的第四个孩子吴东的63岁生日,大家高朋满座,共叙亲情,畅想未来,定将吴耘等老前辈艺术家一生追求的“军魂”和“画魂”发扬光大。
来自北京上海新四军后代与新四军纪念馆领导合影留念
记者目前收集到在活动中两位同志的发言(上海新四军的马元权会长和鲁艺党总支陈德田书记),以后若再收集到其他发言在再特稿刊发。现在,刊发二位领导嘉宾的发言于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弘扬伟大的铁军精神!
上海新四军后代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的瞬间
在全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庆之际,我们来到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参加“铁笔丹心一新四军七师老战士吴耘艺术作品展”。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看到在纪念馆门前的五幅吴耘老战士的画作,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这是吴耘老前辈的光荣,也是我们新四军七师老战士的光荣,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师分会的光荣。
画展恰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举办,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讲话和他给上海新四军老战士回信精神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把吴耘老前辈的精神事迹学习好、宣传好,使之发扬光大,开花结果。
另外我代表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师分会向纪念馆捐赠阮瑜、张秀瑛、周明行三位新四军老战士的手印。捐赠我编辑的《追寻父辈的足迹》一书。希望能为吴耘老战士的画展增添光彩。
我的书有我父亲、母亲等老红军、新四军老战士的事迹,有叶飞、张劲夫、吕其明等题写的12份题词,有三位党史、军史专家刘苏闽、童志强、杨元华为此书写的序言,和近10年来七师分会工作的片段,我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画展成功举办的祝贺和对仇馆长,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衷心感谢。
最后,谢谢仇馆长,谢谢吴东先生,谢谢今天到会的每位嘉宾。谢谢大家。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师分会
马元权20250518
陈德田:在新四军老战士吴耘画展开幕式的讲话
陈书记在主题沙龙上的主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艺术界同仁,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盐城新四军军部旧址泰山庙,共同参加吴耘先生艺术作品展暨学术交流活动。站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回顾华中鲁艺的峥嵘岁月,重温革命文艺战士的赤诚初心,我倍感荣幸,也深受触动。
首先,请允许我向展览的主办方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位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传承红色文艺血脉不懈努力的吴东先生及其亲友团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吴耘先生:以刀笔为枪的艺术战士
吴耘先生是华中鲁艺的杰出校友。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他一手握枪、一手执笔,用版画的刚劲线条与漫画的犀利锋芒,将艺术化作战斗的武器。他的作品以简朴而深刻的艺术语言,记录了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姿,讴歌了人民群众与军队血肉相连的情谊。那些黑白分明的木刻版画,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信仰的镌刻——刀锋之下,跃动着对侵略者的控诉、对胜利的信念、对光明的向往。
吴耘先生的艺术创作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从不是孤芳自赏的盆景,而是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的号角。在物资匮乏、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中,他和华中鲁艺的同仁们以“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画板架在战壕旁,把舞台搭在田野间,让文艺成为唤醒民众、鼓舞士气的精神火炬。这种将艺术理想融入革命实践的境界,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最鲜明的底色。
二、华中鲁艺:红色文艺的精神摇篮
八十余年前,刘少奇、陈毅同志在盐城亲手缔造了华中鲁艺。这所诞生于战火中的艺术学府,不仅培养出吴耘先生这样的艺术大家,更孕育了“铁军精神”与“鲁艺传统”交融的红色基因。课堂上,学员们学习素描、版画、戏剧;战场上,他们用文艺作品宣传抗日、动员群众。华中鲁艺的历史,是一部用艺术服务人民、用文化凝聚力量的壮丽史诗。
今天,盐城幼专鲁艺学院作为华中鲁艺的唯一传承单位,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一代艺术教育者正以“守红色鲁艺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为己任,让革命文艺的薪火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三、传承与启示:让红色文艺照亮未来
吴耘先生的作品展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致敬,更是对革命文艺传统的当代叩问。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如何继承华中鲁艺的精神遗产?答案就藏在吴耘先生的艺术实践中——艺术创作要扎根人民,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家国。面对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我们应当像吴耘先生那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艺术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作品回应时代的呼唤。无论是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还是科技强国的奋斗史诗,都需要文艺工作者以笔为犁、以心为灯,在继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同志们,朋友们!泰山庙的砖瓦间回荡着新四军的战歌,吴耘先生的画作中凝固着永恒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以此次展览和学术交流为契机,共同守护红色文艺的根脉,让革命艺术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最后,预祝吴耘先生艺术作品展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同仁在学术交流中碰撞思想、收获启迪! 谢谢大家!
鲁艺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德田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八日
于盐城泰山庙(新四军军部旧址)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