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鹏:赵朴初与十世班禅专题展观后感
纪念赵朴初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纪念十世班禅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2025年5月21日,是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逝世25周年纪念日。去年的5月21日,我有幸踏入了北京西黄寺博物馆,参观了由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精心举办的赵朴初与十世班禅专题展。展览现场两百余幅珍贵文献图片史料,展示了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与十世班禅大师为国家为佛教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嘉木样活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全国藏传佛教学衔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仁青安杰活佛等与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觉囊派、格鲁派五大教派的僧众代表,众多藏传佛教界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共同缅怀毕生致力于培养爱国爱教僧才队伍的楷模赵朴初与十世班禅大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党组书记王志刚主持开幕式。这场展览,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将两位佛教界卓越领袖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与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令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悟至深。
纪念赵朴初与十世班禅专题展开幕式现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嘉木样活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全国藏传佛教学衔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仁青安杰活佛等与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觉囊派、格鲁派五大教派的僧众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展览。郭海鹏摄影
纪念赵朴初与十世班禅专题展开幕式现场。郭海鹏摄影
展出资料图片:赵朴初与十世班禅大师。
1987年9月1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成立大会现场,邓颖超、习仲勋、赵朴初、十世班禅等出席。(展览资料图)
纪念十世班禅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纪念十世班禅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一进展厅,十世班禅的生平事迹便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率先映入在我的视野之中。自被确认为转世灵童的那一刻起,十世班禅便承载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担当的道路。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十世班禅始终如一地坚守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积极践行民族和宗教政策,成为民族团结的光辉旗帜。十世班禅在担任人大副委员长期间,充分利用政治舞台,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发展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在藏传佛教领域,他更是倾尽全力,凭借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推动藏传佛教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其深邃的思想和果敢的行动,深深烙印在藏传佛教界,成为无数信徒心中永恒的精神灯塔,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
纪念赵朴初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纪念赵朴初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沿着展厅的脉络前行,赵朴初专题展分为《世太史第 诗礼传家》《志士佛缘 觉园之光》《抗日救亡 反对内战》《统一战线 统一大业》《佛教外交 促进和平》《赵朴初与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等九个部分。展厅设计非常别致,一个日月造型的光源悬挂在展厅中央,寓意着赵朴初为国家为佛教事业所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与日月同辉。日月灯光下方是S形流水造型的展板设计,寓意着佛教事业后继有人、龙象辈出。用“日月交辉,法脉流传”来形容展厅的设计与寓意更为贴切。一尊赵朴初庄严慈祥的瓷质塑像摆放在展览前言旁,吸引佛教僧众纷纷与之合影留念。
纪念赵朴初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赵朴初先生为中国佛教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宛如一首激昂的赞歌,奏响在我的心间。赵朴初先生佛学底蕴深厚,其著作《佛教常识答问》犹如一盏明灯,为无数佛教爱好者和研究者照亮了探索佛教智慧的道路,在佛教界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赵朴初的书法更是为佛教增辉。他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将佛教教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积极投身于推动佛教界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1993年赵朴初会长首倡中韩日三国佛教关系是“黄金纽带”般的关系,得到了韩、日佛教界的热烈响应,让中国佛教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响亮。在国内,为了恢复佛教寺庙的昔日荣光,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初心不改。战争年代,他怀着悲悯之心,积极救助难民,为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人们送去温暖与希望;他还积极输送青壮年加入新四军,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力量。和平年代,他又慷慨解囊,将个人积蓄无私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佛教的慈悲精神,这种无私奉献、心系苍生的高尚品质,赢得了世人的广泛敬仰与赞誉。
纪念赵朴初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纪念赵朴初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纪念赵朴初专题展现场。郭海鹏摄影
当目光聚焦在两位大德为佛教事业携手共进的展示区域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合作所爆发出的强大力量。十世班禅与赵朴初共同筹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这一创举犹如在佛教文化的浩瀚星空中,点亮了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十世班禅大师和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居士的倡导下,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于1987年9月1日在北京西黄寺创立了中国藏传佛教最高学府“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十世班禅大师亲自担任院长。作为该学院的高级顾问,赵朴初恪尽职守、殚精竭虑,积极建言献策,热情关心爱国爱教高级宗教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为学院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现场展出的照片中,赵朴初的身影多次出现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院筹备会议、建设施工现场、成立大会、开学典礼、并多次到学院为毕业学僧颁发毕业证书。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坐落于北京德胜门外黄寺大街,形成了集教学区、办公区、西黄寺博物馆区三区合一、相互支撑的合理布局。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为培养新时代的佛教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推动佛教文化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石。展览资料显示,赵朴老初见十世班禅大师是在1951年6月,年仅16岁的十世班禅大师首次上海之行,上海安排赵朴初陪同接待。据赵朴初生前回忆说,我有幸负责接待大师,安排了一次盛大的集会,让上海的佛教群众有机会参见。1953年5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十世班禅大师当选为名誉会长,赵朴老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由此赵朴初与十世班禅长期共事、互为师友将近半个世纪,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赵朴初生前曾用一句古诗“平生风义兼师友”来形容他们的关系。在工作中,他们相互信任、默契配合,共同攻克难关;在生活中,他们相互关心,彼此砥砺前行。他们携手并肩,为创建新中国佛教事业、传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而不懈奋斗,他们的合作成果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三大语系佛教的发展格局,更为佛教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佛教界团结奋进、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赵朴初对于十世班禅大师将爱国、爱党和爱教、爱民族完美地统一起来的品行十分赞赏。赵朴初生前曾说:十世班禅大师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名誉会长,他从来没有因为担任的是名誉职务而推卸责任。凡遇到我们有事向他汇报,他无不细心听取,尽力协助。 至于西藏和所有藏族地区佛教工作,他更是不辞劳苦地亲自奔走。
十世班禅大师圆寂之后,赵朴初悲叹如:日坠中天。赵朴初对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寻访工作非常重视,并关心第十一世班禅的培养教育工作,展厅中有一张照片非常引人注目,1996年11月22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北京广济寺亲切会见第十一世班禅的照片,赵朴初旁边十一世班禅的沙发上铺上了崭新的黄绸布,这些细节足见赵朴初对十一世班禅的礼遇与重视。
赵朴初先生(1907—2000)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始终关心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图为赵朴初生前在家中书房办公。郭学琳摄影
此次参观,宛如一场精神的洗礼,让我对赵朴初与十世班禅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漫步在西黄寺古老的院落里,我仿佛感受到赵朴初与十世班禅的气息,仿佛看到两位大德为筹建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此忙碌的身影,仿佛看到他们为藏语系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时那充满希望与慈祥的眼神。他们不仅仅是佛教界的精神领袖,更是胸怀天下、心系家国、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穿透历史的迷雾,为后世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我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人士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汲取智慧与勇气,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赵朴初与十世班禅爱国爱教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简介:
郭海鹏,毕业于原中国记协新闻学院新闻与图片摄影两个专业,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还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曾跟随拍摄红军老战士、东北抗联老战士、八路军与新四军老战士、志愿军老战士等抗战老兵20余年。 同时关注宗教题材拍摄。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