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 李泽钜被拒续任顾问背后是香港治理逻辑的深刻变革

时政评论

李泽钜被拒续任顾问背后是香港治理逻辑的深刻变革

时政评论员 周新政 许晓宇

李泽钜

李泽钜(资料图片)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第二届特首顾问团成员名单中,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未获续任,这一消息如巨石入水,在香港政商两界激起千层浪。看似简单的人事变动,实则蕴含着香港治理逻辑从“资本优先”到“国家优先”的深刻转型,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昭示的未来方向,值得深入剖析。

民生承诺成“空头支票”,透支社会信任​

李泽钜被拒续任绝非偶然,是其家族企业一系列不当行为积累的结果。在民生问题上,长和系长期在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操作饱受诟病作为香港最大地产商之一,长和系手握大量核心地段土地储备,却长期以“商业开发”为由,将土地用于建设高端写字楼、商场,而非增加香港急需的住宅供应。2019年,长和曾承诺“未来五年在香港新增1万套公屋”,但实际兑现率不足30%;2023年,其旗下项目“维港汇”更被曝光将原规划的“居屋用地”改为“豪宅”,直接激化“住房难”的社会矛盾。这种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引发公众对其信任彻底崩塌。

港口交易触碰国家安全红线,暴露战略短视

在国际经济战略布局上李氏财团近年不断抛售收缩香港及内地产业,转投英国基建与能源资产。作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团体,其行为对香港经济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李嘉诚在香港的外号也从颇有崇敬意味的“李超人”,变成半贬义的“李半城”,甚至贬义的“李汉奸”。

尤其是长和集团将巴拿马运河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的交易,触碰了国家安全的红线。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海运贸易的关键咽喉,承担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其中近1/3与中国相关。长和集团掌控的运河两端港口,更是连接亚洲与美洲的战略枢纽。将这样重要的战略资产拱手让与美国,在中美地缘政治博弈的敏感时期,无疑为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提供了“助力”,损害了国家的战略利益。国务院港澳办“资本无国界,但商人有祖国”的严厉批评,正是对这种行为的有力谴责。

“政治疏离+商业贪婪”,失去参资格

   李嘉诚家族长期标榜“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李泽钜更于2023年卸任全国政协常委,主动收缩政治参与。但商业从来不是真空中的存在——当长和系的商业版图深度绑定香港经济(占香港GDP约8%)、与内地市场高度关联(内地业务占集团营收35%)时,其商业决策早已超越“纯商业”范畴。拒绝参与政治协商,本质是放弃了对国家战略的理解与配合;而港口交易的“脱钩”操作,更证明其已将资本利益凌驾于民族利益之上。这种“政治上的疏离”与“商业上的贪婪”,最终让其失去了继续参与香港治理的资格。

香港治理逻辑转变从“资本主导”到“国家优先”

李泽钜的落选,本质是香港治理逻辑的“拨乱反正”。近年来,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地,香港正经历从“资本主导”到“国家优先”的深层变革:

受历史因素影响,香港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本主导”的治理模式,传统财阀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深度介入公共事务。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时期推动了香港经济的发展,但也积累了诸多深层次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住房紧张、社会阶层矛盾突出等。

   近年来,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全面落实,香港的治理迎来了新的变革契机。

新一届特区政府明确提出“北部都会区”规划,将土地开发的70%用于公屋、创科园区和民生设施;立法会取消“功能界别”部分议席,增加基层代表比例;特首顾问团成员从“地产商、银行家”为主,转向“科创企业家、青年领袖、专业人士”占比超60%。这些调整的核心,是将“民生福祉”作为政策制定的第一标准

为资本敲响警钟:必须坚守国家利益和民生底线

对李家而言,李泽钜失去特首顾问团成员身份,带来的损失是多方面的。在政策层面,顾问团成员参与政策制定优先权丧失,使在土地规划、产业政策等关键领域的信息获取和话语权大幅削弱。在政策导向对商业发展影响日益深远的当下,无法及时准确把握政策脉搏,其未来商业布局将难以契合政策方向,错失众多发展机遇。

市场信任层面,李家因港口出售、住房问题等争议操作,已被贴上“唯利是图”的标签,引发公众信任危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对其信心受挫,在港商业信誉和市场拓展将遭遇更大阻力。

此次事件为资本敲响了警钟:资本逐利虽属正常,但必须坚守国家利益和民生底线资本可以流动,但商人的根永远在祖国。近代华侨屡遭各所在国欺凌,正是因为“无国可依”;今日华商受尊重,正是因为“有国可恃”。当华为被美国制裁时,任正非喊出“科技自立”;当TikTok被围猎时,张一鸣坚持“数据主权”——这些案例证明:商人的尊严,来自对祖国的忠诚;企业的未来系于与民族的共荣。

香港的未来,属于与国家同步的“新资本”

李泽钜的落选,不是终点,而是香港治理逻辑转型的起点。它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资本可以呼风唤雨、左右政策的“镀金时代”已经过去;也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与国家战略同频、与民生需求共振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对香港而言,真正的繁荣,从来不是少数资本的游戏,而是全体市民的福祉;对商人而言,最大的“护城河”,从来不是财富的规模,而是与祖国站在一起的立场。

在时代的浪潮中,只有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资本才能行稳致远,实现真正的繁荣

 

责任编辑 乐天

创建时间:2025-07-29 11:25
热点文章
浏览量:3460
首页    时事评论    【时政评论】 李泽钜被拒续任顾问背后是香港治理逻辑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