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台湾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本质
作者:邬应林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作为台湾地区曾经的执政党和如今的主要政党之一,国民党在对待两岸统一问题上,其大陆政策长期呈现出模糊性、功利性与妥协性,透过这些政策,其对统一政策的本质暴露无遗。
一、以 “维持现状” 为壳,行 “拖统谋利” 之实
国民党长期将 “维持两岸现状” 包装为 “稳定优先” 的善意表达,看似寻求两岸稳定,实则是为 “拖时间” 寻找借口,背后暗藏 “赚大钱” 的利益算计,其本质是拖延统一进程。自马英九时期起,国民党便提出 “不统、不独、不武” 的政策,将 “不统” 置于首位,实质是回避统一议题,为拖延统一进程制造空间。在这一政策框架下,国民党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如促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推动两岸直航、旅游开放等。
从利益分配来看,国民党代表的台湾工商资本阶层在两岸经贸中成为最大受益者。台商凭借大陆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迅速扩张,赚取巨额利润。以电子产业为例,台湾多家半导体企业在大陆设立生产基地,依托大陆市场实现营收翻倍,而这些企业与国民党存在深厚的利益关联,其政治献金成为国民党重要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国民党以 “维持现状” 确保两岸经贸稳定,进一步巩固自身与工商阶层的利益绑定,形成 “拖延统一 — 维持经贸 — 获取利益” 的恶性循环。这种 “拖时间赚大钱” 的本质,使得统一议题被无限期搁置,两岸政治对话始终停留在表面,难以触及核心问题。
二、空喊口号,无实质统一行动,缺乏正向统一舆论引导
纵观国民党的大陆对策,始终缺乏推动统一的实质性行动,也从未在台湾岛内构建支持统一的舆论氛围,“统一” 更多时候只是其应对选举、安抚大陆的空洞口号。在行动层面,国民党从未出台过明确的统一路线图或阶段性计划,即便在两岸关系相对缓和的马英九时期,也仅强调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却回避 “一个中国” 原则下的统一目标。对于两岸政治协商,国民党始终以 “条件不成熟” 为由拖延,拒绝就统一进程、制度融合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对话,甚至在民进党推动 “去中国化” 时,也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反击,导致台湾社会对 “统一” 的认知逐渐模糊。

在舆论引导上,国民党不仅未主动宣传统一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反而时常迎合台湾岛内的 “本土意识”,刻意淡化 “国家统一” 的政治内涵。例如,国民党在公开场合更多强调 “两岸交流”“经济互利”,却极少提及 “统一对台湾发展的长远意义”“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等核心议题;在教育、文化领域,面对民进党修改教科书、删除中国历史内容的行为,国民党虽有反对之声,却未提出系统性的补救方案,未能在台湾青年群体中构建正确的国家认同,导致 “台独” 思想在青年中蔓延。这种 “无行动、缺舆论” 的表现,充分说明国民党对统一政策缺乏真心实意,只是将 “统一” 作为维持两岸关系表面稳定的工具,而非真正的政治目标。
三、选举至上,将两岸关系工具化,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国民党始终将两岸关系视为台湾地区选举的 “重要筹码”,而非基于民族大义的长远战略,其对两岸关系的工具化利用,严重损害了两岸统一进程。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 “立法委员” 选举中,国民党常常根据选举形势调整大陆政策:选举前期,为争取中间选民和工商阶层支持,会高调承诺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改善两岸关系;选举后期,若面临民进党 “亲中卖台” 的攻击,则用 “两岸特殊关系” 这种模糊表述将统一议题边缘化,强调民众利益和经贸交流。可见其没有真正的统一意愿,只是为了选举利益。这无疑说明国民党两岸关系缺乏稳定性,政策随选举周期摇摆,大陆这边难以建立长期信任。这也让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认知混乱,觉得只是政党博弈的工具,而非关乎自身利益的长远议题。同时进一步纵容了 “台独” 叙事,因为国民党为了选举不坚定反对 “台独”,反而模糊立场,给民进党可乘之机。
国民党两岸关系策略,不是基于民族大义,而是政党私利,把两岸关系当成选举的 “挡箭牌” 和 “加分项”,需要的时候用,不需要的时候弃,根本没有推动统一的真心。比如,选举后如果执政,可能又恢复经贸合作,但还是回避政治统一,延续之前的 “拖” 字诀,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自身和背后利益集团的利益,而非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四、分说一端:剥离政治统一与经济合作
国民党在强调两岸关系时往往只强调经济合作,不言政治统一,将政治统一与经济合作割裂,将经济依赖,代替政治认同。其从未将经贸交流作为 “促统纽带”,反而通过 “只谈经济、不谈政治” 的话术,割裂经济融合与政治统一的必然联系。
李登辉前期曾抛出“两岸和平共荣”论调,后抛出“两国论”,实让国人汗颜不忘。政治认同与经济合作不能并举,必将导致分道扬镳。德国统一前,西德政府对东德始终明确一个德国目标,拒绝经济合作与政治统一剥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香港2014年非法“占中”事件证明,经济融合若不能配合政治建设,就会给分裂势力提供更多的可乘之机。
五、国民党两岸关系对策,某种程度上策应着美国台海战略
美国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提出,美国应当长期与台湾地区政治人物保持互动,其核心思路正是,维持现状,以台制华,以和拒统。
美国台海策略的本质是将台湾作为牵制中国崛起的 “战略资产”,通过 “切香肠” 式操作维持两岸 “不统不独” 的僵局,而国民党的大陆对策始终与这一战略形成默契呼应,间接帮助美国实现 “以和拒统”,阻止两岸统一。
不难看出,国民党的“缓统”政策与民进党的“缓独”策略异曲同工,本质上都是“拒统”,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 钧承
审核 许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