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望——“安平事件”始末
编者按:作为河北省安平镇的定居者,作为一名资深的记者,看到《军缘》公众号》刊登这段历史回忆,感触良深,所以特此转发于后,希望我们后人不忘初心使命,在新长征中再创辉煌!军挎记者陈龙狮,2025.4.25
1. 事件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截至1946年6月,美国在中国驻有大量海军陆战队,主要驻扎在天津、北平、青岛等城市,部分美军直接参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行动。
当美军陆战队第一师团首先进入塘沽时,当地民众还激动万分地走上街头庆祝,将过年才有的高跷表演拿出来欢迎美军到临。
然而嚣张跋扈的美军,很快与当地百姓频繁发生摩擦,驻华美军在北平、天津枪杀平民、醉酒寻衅滋事,抢劫的案件不计其数,令两地百姓痛呼“走了豺狼,又来虎豹”。
2. 事件经过
1946年7月29日上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十一团)一支巡逻队及国民党军一部,乘20余辆军车沿京津公路北上,行至河北省香河县安平镇时,突然向解放军冀东军区第十四军分区五连及通县大队发起攻击,打死一名解放军战士。
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解放军参战的最高指挥员曾雍雅将军立即下令撤出战斗,双方均有伤亡。国民党、美军方面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及时调查事情来龙去脉,反而立即调兵遣将准备战斗。
战斗升级:解放军被迫自卫还击,战斗持续4个多小时。美军随后增派23辆军车及飞机支援,解放军为避免事态扩大,撤至王家摆村待命。
伤亡情况:解放军缴获美军吉普车、电台等装备,并击毙击伤美军十余人。
3. 后续调查与谈判
对此情况,叶剑英曾多次向美国调处国共军事冲突代表饶伯森提出抗议,然而饶伯森却漠然置之。
美蒋迫于国内民众的压力于8月中下旬,共产党、国民党及美国三方组成特别调查小组,在香河县中学进行谈判(即“安平事件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
4. 事件影响
全国舆论哗然,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谴责美军干涉中国内政,要求美军撤离。
西南联大10名教授联名上书蒋介石和毛主席,对美国这种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表达强烈不满和抗议,国内各媒体也纷纷向美国白宫写信要求美军立即撤离。
该事件成为美国援蒋内战的重要例证,激化国内反美情绪。
1962年电影《停战以后》就是以该事件为背景拍摄
总 结
安平事件是解放战争初期美军直接介入国共冲突的标志性事件,暴露了美国对国民党的军事支持,并加剧了国内反内战、反美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