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哈在《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首发仪式上的主旨发言
编者按:2025年7月6日,童丹宁大哥领导的“四会”邀请本报记者、世界导报、今日头条和中红网、中旗网等媒体一起,参加《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新书首发式。
7月6日傍晚我才赶回到香河,本报记者不吃不喝,终于在晚上10点赶出新闻初稿,经过主办方有关领导审核通过、正式发布。不到10小时,其浏览量达20多万,到目前为止为33万人次,极大地弘扬宣传了会议精神。
按照在两会宣传报道养成的宣传习惯,从今天起将收集到的八位领导、嘉宾的讲话实录分期分批的刊登,共同弘扬抗战精神。“七·七事变”当天,本记者已经刊登特约编辑吴素莲女士的讲话稿,在二天多的浏览量达320多万的最高水平,说明读者喜欢这类新闻。今天将刊登是四会秘书长、育英学校的1963年毕业生王东哈《关于四会的口述历史工作安排计划》,特此以特稿方式刊发。
到目前为止,已经刊登四位领导嘉宾(吴素莲、潘萌、付洪波、王东哈)的讲话了,请童丹宁、纪嘉伦、李志刚将原始文稿,以word文档方式发来;若没有收到则只好打住了,本报将继续刊登2个文艺作品(邓妈妈的遗作和歌颂毛主席的人民万岁),请广大中外读者继续关注本报的后续报道。
谢谢大家共同弘扬抗战精神!
澳门法治报编辑陈龙狮
2025年7月10日
附件:《四会关于口述历史的工作安排计划》原稿
四会的各位同志们好!
育英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好!
我是1963年育英学校的毕业生王东哈,受咱们老校友、童丹宁会长委托,在这里介绍一下,育英学校同学会开展老校友口述历史的活动情况。
育英学校是从延安、西柏波走出来的,它有一大批经过战火硝烟考验的老师和延安娃。岁月催人老,当年的校长们和老师们已故去,这些延安娃今天已步入耄耋之年,抢救他们和父辈的故事是一项当务之急。
这个活动定位为:电视采访讲故事,为使节目时长适应各种平台,完成版的节目形态是短视频节目。
3.4节目时长3至5分钟,内含1到2个故事内容。需要中长片的节目,合并编辑或另行制作。
3.5节目形态以校友讲述、原声为主,可配画外音和影视素材。音乐根据节目内容决定有、无、专用、通用、长度。
3.6讲述主人公故事不求人物经历、故事过程完整;只求故 事精彩部分充分,结构完整。
3.7不允许照稿念,口语化讲述,尽可能生动。字幕标准化。3.8节目完成版版权归校友会。讲述人自行联系媒体播出需报制片方同意。
3.10制片方首先确认节目播出平台,播出规划,节目成本,制片守则。制作人按此规定执行。
育英学校的同学们,挖掘育英学校的光荣历史,发扬育英学校的光荣传统、让育英学校的红色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