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全球共谋创新药出海 ——2025创新药出海与全球化开发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 林青)2025年7月7日,创新药出海与全球化开发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政界、企业界、学术界嘉宾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国创新药企如何深度融入全球医药价值链,为药企出海把脉开方、建言献策,共绘中国创新药全球化发展蓝图。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马建春
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嘉宾深度解析了中国创新药全球化的路径与成就。驻冈比亚共和国原特命全权大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马建春提出,推动中国创新药实现系统性领先,需重点发力于:加速制度性开放合作、培育支持长期创新的“耐心资本”、深化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并鼓励企业积极“抱团出海”,从单纯授权交易迈向与全球研发体系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使中国方案成为全球创新的关键力量。
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临床开发和医学研究副总裁赵仁滨
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临床开发和医学研究副总裁赵仁滨从优秀创新药企视角,回顾了中国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展现了从“跟跑”向“领跑”的稳步跨越。
作为本次论坛的亮点环节,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分会场同步启动多国视频连线,以跨地域即时互动架起全球实时对话桥梁。在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经商处、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经商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商处等机构支持下,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珂、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业务拓展副总监王冠、北京经策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姜楠,分别与德和衡(印尼)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联合创始人黄荣、德恒律师事务所首尔办公室主任祝翠瑛、东京世界贸易中心顾问、日本Verybest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李晓媛、新西兰卫生局亚洲健康和国际合作处首席顾问周立锋展开连线对话。企业代表现场向海外专家实时提问,直击中国药企全球化布局的核心关切,为药企出海输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全球市场洞察与实战路径指南。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在圆桌对话上发言
在“聚焦企业出海”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从各自专业视角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指出,尽管本土创新药发展已迈入崭新阶段,但出海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需精准把握各国差异化的医疗体系、市场需求与监管要求;全方位推进产品本地化、渠道合法化与营销精准化;同时亟需破解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的瓶颈。高岳集团首席执行官洪涤强调,本土创新药出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依托政府平台支持,推动企业与机构"抱团出海",在各自优势领域协同发力,方能实现集体突围。
国际商务会客厅承办了此次论坛,并着力打造深度整合全球政商资源的生态网络与赋能平台。依托与驻华使领馆、原驻外大使及参赞的常态化高端对话机制,以及“智熵国别智库”的资源优势与专业研究能力,平台不仅汇聚了覆盖全球的政府机构、商协会与产业链核心企业资源,更能实时精准把握目标市场的政策法规与营商环境动态。通过在沙特、乌兹别克斯坦等地与当地中资企业及关键机构深度合作,平台精准对接“落地即用”的本土化资源,高效匹配采购订单、合资伙伴及分销渠道;同时借助沉淀的经验共享,预先规避文化冲突、政策风险与合规隐患,显著降低出海成本,突破落地瓶颈。平台精准洞察企业出海挑战,集成法律、财税、金融、会务、翻译、跨境电商等顶尖服务资源,一站式解决企业从市场准入(公司注册、牌照申请、签证办理)、运营支持(贸易融资、税务筹划、人力资源)到市场拓展(品牌推广、数字营销、电商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痛点。实践成效卓著:已助力众多企业高效完成海外公司设立与合规架构搭建,促成国际采购订单达成与执行,并精准解决外资企业本地运营中的个性化诉求(如政策沟通、设施改善、纠纷调解),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同时,通过精心策划经贸合作会、政企闭门会等高规格活动,平台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商务枢纽。国际商务会客厅已成功从资源对接平台跃升为赋能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促进双向投资贸易的专业化、生态化高价值综合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 许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