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可情:先有观雾,后有峨眉
据佛教传说,峨眉山是普贤大士显灵说法的道场。普贤系佛陀的侍从,专司佛的理德,长骑一白象,与文殊(以五台山为道场)、观音(以普陀山为道场)、地藏(以九华山为道场)并称为四大菩萨。
又据旧志记载,相传普贤西来入蜀时,先驻锡于江油的观雾山,“欲立道场,因山高风烈,故募建铁瓦殿”。后来“凌空而去”,直抵峨眉,仅“留‘云里振衣’四字于石”,因而有“先有观雾,后有峨眉”的说法。
传说当然也往往有相应的史迹附会。今观雾山普贤顶确有铁瓦殿遗迹,但却不见“云里振衣”的刻石。不过,清康熙年间知县朱樟《观雾山》诗中,有“振衣削孤岩,隶墨鲜洞户”的诗句,并于句后自注道:“有‘云里振衣’字刻岩石。”看来,他倒是实在见过这刻石的,字体当为隶书。诗中自然也涉及到这段传说:“上人爱此景,双掌为之抚。吾闻开蜀镇,峨眉古盟主。”还以“仰摩铁瓦殿,兹山亦轩举”的句子,描绘他所见到的铁瓦殿。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就连光绪年间本邑的廪生欧培垓,也在《游观雾山记》一文中质疑道:该山伏虎寺“以伏虎名,不知所缘起。或开山僧了然自峨眉来,故(固)有伏虎寺,因以其名名之也。……而兹山独传为普贤大士道场者何哉?”
我想,透过这传说,或许可以作这样的推测,作为佛教活动的场所,观雾山也许早于峨眉山吧?
创建时间:2025-07-17 10:10
넶浏览量: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