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厅隆重公演
本报讯(记者陈龙狮,通讯员邹丽民、吴晓媛)2025年7月17日19:30-21:00,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厅,由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主办的(以下简称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由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新街口街道工委,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新街口工委办事处和中保宇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由北京铁军艺术团演唱,由北京世纪爱乐乐团演奏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铁军传人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在此隆重举行。
据记者获悉,该原创交响乐由陈昊苏任顾问、乔泰阳任总策划、张晓龙任总监制、李晓津任导演、刘喆任音乐总监、排练统筹詹奕安、行政总监王安勇、舞台监督王萍、后勤保障赵志勤、文字撰稿吴晓嫒。
青年指挥家、艺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喆准备登场指挥
今天原创交响乐的演出,由青年指挥家、艺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喆担当指挥,由军旅文艺主持人吴晓媛和纪洋联袂主持,还特别邀请了:女高音歌唱家刘影,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侯丽娟,北京铁军艺术团男高音歌唱家刘建伟,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曹恒琴,国家二级演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刘金丹,新四军后代、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郑颖娟同台演义。
北京铁军艺术团准备表演交响乐节目
由来自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九个:军部分会、1-7师分会、浙东分会的领导、会员和京城热爱交响乐,喜好红色历史的市民约2000多人,冒着酷热,前来北京中山堂音乐厅欣赏、聆听由铁军后人和艺术家们奉献的18个经典艺术之饕餮盛宴,共同交响咏铁军、铿锵越时空!
两位主持人深情告诉与会观众,在抗日战争年代,由八省市15游击区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勇猛善战,所向披靡,连战皆捷,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新四军还是一支闻名的文化之师,今天音乐会曲目,在前半场包括了老一辈新四军老战士所作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歌曲,这一首首经典表达了火热的抗战激情,曾坚定和鼓舞了广大战士和民众的斗争信念;新四军的传人,遵循习近平主席“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指示要求,接过老战士们手中的火炬,继续弘扬红色文化,传播铁军精神。他们不仅挖掘和传唱新四军老战士的红色经典歌曲,而且以充沛的革命激情,再续辉煌,创作出了许多讴歌革命历史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新歌,从而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和词曲作者。
铁军传人演出奏响了新四军的历史音符,也是铁军精神的历史回响。让我们继续薪火相传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迎接祖国的不断繁荣富强!通过经常性公益演出,弘扬了红色文化,讴歌了英雄烈士,彰显了军魂永驻的正能量。
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致辞
合唱团现有团员百余人,由新四军老战士、以及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后代所组成,是一支传承不忘初心信念、德艺双馨、朝气蓬勃的文艺团队。
莅临音乐厅的领导、嘉宾在观赏铁军后人们的精彩演出
一、新四军军歌(合唱)
有一首歌,是铁军人永远的旋律,那就是我们的《新四军军歌》。它产生于1939年的《东进进行曲》,由新四军集体作词,陈毅司令员执笔,新四军总部文化队队长何士德谱曲,它回顾了新四军的历史,表现了新四军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最终成为新四军最重要的标识性歌曲。请欣赏《新四军军歌》,编配:杨帆,交响乐指挥:刘喆。
2. 怒吼吧长江(领唱合唱)
新四军音乐工作者章枚,在1942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大合唱作品:《怒吼吧!长江》,这首歌接续着1938年冼星海和光未然的创作的《怒吼吧!黄河》,完整地展现出危亡时刻全体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神州遍燃抗日烽火,把鬼子赶出去,把强盗赶出去的壮阔战斗图景。请欣赏章枚词曲的大合唱《怒吼吧!长江》,领唱:李玫,编合唱:高伟、配器:何学东。
三、游击队歌(混声合唱)
《游击队歌》,是当年的新四军战士、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时,在为抗日前线部队演出过程中,一夜之间创作而成的一首解读游击战法的歌曲,不仅当时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合唱单曲之一,传遍全国各抗日战场,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还毫无争议地入选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请欣赏混声合唱《游击队歌》,由万传华配器。
四、茉莉花(女声独唱)
有一首歌曲,在全世界范围与中国有关的重大活动中都曾被一次次地奏响,这首歌就是《茉莉花》。1982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优秀歌曲向世界各国人民推荐。那么这支歌曲何人而作呢?它由当年的新四军军旅作曲家何仿将采集记录的在江苏六合一带民间传唱百年的民歌《鲜花调》汇编整理,于1957年以《茉莉花》之名在全军汇演上一炮打响,而传遍了中国大地。1959年,现代版的《茉莉花》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演出,又从此在世界各地流传,成为了中国民歌和中国歌曲的代表。请欣赏由女高音歌唱家刘影演唱的《茉莉花》,何学东配器。
五、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男四重唱)
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将当年铁道游击队员们在抗日战争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它的词作者是芦芒,而曲作者吕其明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和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他10岁便随父吕惠生赴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首吕其明创作于68年前的经典歌曲吧!请欣赏男声四重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演唱者:刘建伟、李晓津、吕肃清、贺东明,配器:何学东。
六、红旗颂(交响诗)
接下来是由北京世纪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乐《红旗颂》,这首由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用音乐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再现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
7. 血战刘老庄(合唱)
亲爱的朋友们,以上的六首歌曲均由新四军第一代的老战士所作,接下来的是新四军后代或后期的作品。首先,我们来听《血战刘老庄》。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百面战旗之中,就有“刘老庄连”荣誉战旗。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3师7旅19团4连82名勇士,在刘老庄面对1000余日伪军的进攻,从黎明打到天黑,在消灭了数百名敌人后,全部壮烈牺牲,无一生还,用鲜血和生命筑就了新四军战史上的至高荣耀。朱总司令曾说,这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元帅盛赞它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歌曲由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周洪直作词,并且和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暨铁军艺术团副团长詹奕安共同作曲。请欣赏混声合唱《血战刘老庄》,由万传华配器,领唱:刘桂琴。
8. 乒乓百团大战战歌(混声合唱)
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首,以著名的“百团大战”冠名,小锐、小兵作词,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暨铁军艺术团团长李晓津作曲的混声合唱《兵乓百团大战战歌》。 这首歌是专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乒乓百团大战开幕式而作,极大地鼓动了现场激情,被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赞誉为有生见过最好的乒乓大赛开幕式!请欣赏《兵乓百团大战战歌》,由刘燕平编合唱、何学东配器。
9. 男女声对唱:大众乒乓“双乐”歌
在乒乓球运动“以小球推动大球”,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外交恢复之后,周总理在接见国家乒乓球队时为它讲过两句话:“赢球要赢人心,输球不能输人”。新四军后代乔泰阳先生根据周总理的两句话和运动中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个“赢球自得其乐,输球助人为乐”的“双乐”理念,并写成了歌词,邀请著名音乐人张蒙精心谱曲,最终在乒乓界广泛传唱。 请欣赏这首《大众乒乓“双乐”歌》,由万传华配器,李杰、郑颖娟演唱。
十、再唱父亲的歌(女声合唱)
《再唱父亲的歌》,由新四军第4师后代高云虎(阿虎)作词、骑兵团后代王海滨(海兵)作曲,他们说,歌名中“父亲的歌”,指的就是新四军军歌。歌声响起时,父辈的传奇、童年的记忆、都会涌上新四军后代的心头,请欣赏女声合唱《再唱父亲的歌》,由万传华、何学东配器。
11. 清清白白活一回(男声独唱)
2019年11月,根据新四军将领、开国少将乔信明和夫人于玲所著同名长篇纪实小说改编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掩不住的阳光》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其中的主题曲《清清白白活一回》,集中表达了革命年代的先行者们用生命践行使命的勇气和信仰的力量。请欣赏这首李勤作词、张朝作曲的主题曲,演唱:刘建伟,配器:万传华,先请听歌词朗诵,朗诵者纪洋。
12. 抗战歌曲连奏(手风琴独奏)
来自江苏省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铁军文化传承人曹恒琴女士是江苏省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歌唱家、教育家,曾荣获江苏省“一专多能多面手”的称号。她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校外教育名师”。她曾多次出访日本、菲律宾及新西兰、香港、澳门,举办了“曹恒琴师生专场音乐会”。请欣赏曹恒琴根据抗战歌曲编配的手风琴曲联奏。
13. 题北京西山红叶(女声独唱)
陈毅诗词《题北京西山红叶》,用“霜重色愈浓”的红叶表明了对祖国不断强盛的信心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诗词由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暨铁军艺术团詹亦安副团长谱成了歌曲,请欣赏女声独唱《题北京西山红叶》,演唱者: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侯丽娟,配器:高勋。
十四、骑兵团之歌(男声合唱)
被称为“红色哥萨克”的“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曾像一股旋风纵横驰骋在千里淮北平原上,创下9分钟大败300日军和以一个团击败马家军2000人骑兵师以及“骑兵打坦克”的辉煌战绩。在骑兵团成立80周年之际,原骑兵团团长周纯鳞之子周善平与原骑兵团政治处主任程坤源之女程南征两个人共同作词,再由程南征谱曲,以其父辈们的战斗回忆为历史根据,创作了一首《骑兵团之歌》。请欣赏这首男声合唱,配器:万传华。
十五、乳娘(男声独唱)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不得不将自己幼小的孩儿托付给根据地的哺乳期妇女,而乳娘们待乳儿胜如己出,以无私的母爱养育了乳儿,有的甚至用亲生孩子的生命换取了革命后代的生命,躲过了敌人的残酷扫荡,度过了无比艰难困苦的童年。这厚重如山的养育之恩,令我们世世代代永生难忘!请欣赏根据新四军乳儿们的真实故事编写的歌曲《乳娘》。词曲作者:北京铁军艺术团副团长 詹奕安,演唱:北京铁军艺术团团长李晓津,配器:高勋。
16. 芦花(女声独唱)
说起印青,歌唱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引导他走上音乐之路的是他的父母,一对新四军老战士、老文艺工作者,而他曾经任职的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新四军所属文艺团体的历史。请欣赏由印青老前辈作曲的女声独唱《芦花》,演唱者:铁军后代、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青年歌唱家刘金丹。
17. 我们是铁军传人(合唱)
接下来的这首由新四军后人: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和钟期光上将之子钟德浙共同作词、王咏梅作曲、万传华配器的合唱歌曲《我们是铁军传人》,以铿锵有力的旋律与《新四军军歌》首尾呼应,唱出对新四军前辈铁军精神和铁军传人传承精神的解读。
18. 在灿烂的阳光下(合唱)
著名作曲家印青曾经担任前线歌舞团副团长、总政歌舞团团长,他的音乐作品千余件,获奖无数,不仅首首曲调优美而且非常宽广大气。请欣赏集体作词,贺慈航执笔,印青作曲的混声合唱《在灿烂阳光下》,配器:何学东。
附件1:北京铁军艺术团简介
北京铁军艺术团(原名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创建于1979年,2001年隶属于北京新四军盛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建团40余年,合唱团先后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中山公园音乐厅、世纪坛、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政协礼堂、航天部二院礼堂、世纪剧院以及湖北黄石、武汉;江苏盐城、盱眙、高邮;安徽泗洪;山西陵川;河北廊坊永清、邢台红苹果镇等多地的公益演出数百场。
曾获中央电视台"歌声与微笑"节目一等奖小金人。自创的《铁军之声》《人民军队忠于党》《永恒的记忆》《铁血军魂》《霜重色愈浓》等大型演唱会,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合唱团现有团员百余人,平均年龄69岁。
由新四军老战士以及红军、新四军、八路军的后代组成。现任团长兼指挥李晓津,副团长王安勇、詹奕安,团长助理王萍。是一支充满正气、德艺双磐、生动活泼的文艺团队。
附件2:北京世纪爱乐乐团简介
北京世纪爱乐乐团前身为成立于1978年的北京市总工会艺术团管弦乐队。曾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中演出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奠定了交响乐团在首都文艺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乐团2007年6月经北京市文化局批准,成为唯一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交响乐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现任指挥刘喆博士。
乐团秉承"普及交响乐艺术、繁荣首都音乐文化生活、弘扬主旋律、为音乐爱好者服务"的建团宗旨,积极普及推广交响乐艺术,多年来参与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百姓周末大舞台"、"周末剧场",北京市教委"民族艺术进校园"和"专场演出"。是一支活跃在首都文化艺术舞台上的正能量队伍。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