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主题石雕画在上海福寿园新四军广场揭幕

抗日战争胜利
8
0
周年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0月12日,一组以新四军鲁艺艺术家抗日主题作品为蓝本的石雕画在上海福寿园新四军广场正式揭幕,成为广场红色文化景观中的又一重要标志。


石雕画位于新四军广场主通道两侧
当天适逢上海福寿园新四军广场落成20周年,来自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江浙沪地区众多新四军后代、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青年党团员代表等近400人隆重集会,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全体人员向新四军广场纪念碑敬献花篮,上海市青浦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武装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夏阳街道党工委、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福寿园国际集团相关领导整理缎带,全场肃立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缅怀先烈
致敬英魂




在随后的致辞中,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景文指出,新征程上,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要坚持做好研究红色历史,宣传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
福寿园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白晓江表示,福寿园将持续建设好、守护好新四军广场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曹景文

福寿园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 白晓江

PART 01
铁军艺魂 不灭星火

石雕画揭幕
1931年,鲁迅在上海开办第一个木刻讲习班,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由此蓬勃兴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烟中,被称为“铁军”的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艰苦卓绝,奋勇杀敌,这支“铁军”中汇聚着一批文化精英,他们以刀为笔,以木为纸,通过黑白分明、线条刚劲的版画艺术,唤醒民众、凝聚民心、鼓舞战斗。
芦芒
母亲送儿去参军


吴耘
废铜铁捐给新四军
吴耘
出击

首批落成作品选取了新四军老战士芦芒、吴耘、莫朴3位的6幅经典版画作品,沿新四军广场主通道两侧陈列,这六幅作品创作内容既有同仇敌忾的战斗场景,也有送儿参军、抢收粮食的生活场景,让弥足珍贵的抗战美术图像重新回到人民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广场可漫步、可阅读、可感悟的红色精神空间。
吴耘
长江边上的黄丝滩大坝


莫朴
我们战斗在苏北
芦芒
为保卫丰收参加新四军

作为新四军老战士的后人,吴耘之子吴东、芦芒之女王小鹰在发言中表示,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意义深远,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父辈们以刀为笔,在民族存亡之际刻下了不屈的精神印记,作为后人,愿继承先辈遗志,为保护、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贡献力量。

新四军老战士、新四军艺术家吴耘之子 吴东

新四军老战士芦芒之女、著名作家 王小鹰

PART 02
文物征集 共筑史章

上海福寿园新四军广场落成于2005年的10月12日,20年间,新四军广场因特殊的纪念和教育意义成为上海市一处知名的红色地标。



截止今年9月,这里安眠着2986位新四军老战士,镌刻着8813个英雄的名字,成为一座铭记铁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殿堂。
2025年,正在筹建的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新馆,将特别设立“新四军与上海”专题馆,与园区中的新四军广场相呼应,以历史与传承、记录与赓续打造红色文化的当代表达。
为更好纪念上海人民与新四军携手战斗,相互支持、互为依托的情谊与历史,上海福寿园和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向社会发起新四军革命文物史料征集。
重点征集:
能反映抗战时期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武装斗争的、上海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支援新四军抗战的、新四军老战士参与解放接管上海及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和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文献、图像、实物、音像及口述档案,包括新四军将士曾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为纪念新四军而创作的各类艺术作品等。(详情见推送2条)

PART 03
铭记历史 礼赞英雄
新四军成立88周年纪念
陈昊苏
(2025年10月12日)
米寿之年敬四军,
初心使命为人民。
坚持抗战顽酋灭,
解放东南沃土温。
激荡风雷还奋进,
完成统一看于今。
英雄子弟深情祝,
伟业辉煌世代尊。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原会长刘苏闽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被毛泽东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新四军百岁老战士群体是中国共产党一个铭记初心使命的先进群体。要以新四军老战士为榜样,继承发扬光荣传统,团结一心,奋发努力,坚守红色阵地,传承铁军精神。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原会长 刘苏闽

捐赠基金(左: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曹景文,右:福寿园国际集团副总裁、上海福寿园总经理 范军)
纪念,不仅仅是为了慎终追远,更是为了在历史的回响中锚定前行的坐标。随后的文艺演出,大家在激昂的歌曲中穿越革命的洪流,回顾英雄的史诗,致敬历史芳华。仪式结束后,嘉宾与观众自由参观了新落成的石雕画及《抗战中的新四军》图文展。

AUT
UMN
10/12
2025



2025/10/12
AUTU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