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 张振海 解读节气“霜降”

中国奉文化奇历法指廿四循追根溯继承发展

解读节  专栏作 张振海

 

img1

一、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二、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三、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南

2025102311:50:39 霜降

img2

字源

img3

shuāng形声字:从雨、从相。

多义字

本义: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许慎《说文》:露凝为霜

比喻心志清纯洁净。比喻高雅、冷酷、严峻。还比喻白色。春、秋一样,也是年岁、岁月的代称,星霜、霜也指润肤的化妆品,如:白玉霜。

和露同: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

与露异: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只有地表温度0时,才会结霜。霜是一种天气现, 是气象观测内容。这里主要是:气温降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水汽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凝结在地面或物体表面的白色微细颗粒。霜由冰晶组成。

img4

多音字:jiàng xiáng这里jiàng

多义字:

xiáng降:投降,制伏,使驯服。

jiàng降:落下,使落下。相对。也做姓氏这里主要是落下。气温下降,霜降。

霜降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秋季的第六个,也是秋季最后一个。每年阳历(公1023日前后交节,1024今年是102311:50:39星柄西北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即是。年轻人关注的星座划分天蝎座霜降、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sù而凝,露结为霜《周语》sì见而yǔn霜。

解读:九月中气,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霜降是天气从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秋尽冬来

霜降后天气更冷了,开始有霜。露水凝结成霜。不耐寒的植物停止生大部分地区忙于播种越冬作物。枫叶变黄、变红,进入最好的欣赏时节。

《逸周·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国·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二十四节气解》气肃而霜降,阴始凝

解读:秋天夜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降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结形成细微的冰晶,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颜色白透且结构疏松。

三候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再五日蛰虫咸俯。

img5

一候,豺乃祭兽: 

解读: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好像祭祀。

二候,草木黄落: 

解读: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候,蛰虫咸俯: 

解读:蜇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垂头进入冬眠状态。

特点

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更冷。中午较热,秋燥明显。动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xiāo索。

霜降始表示天气逐渐变冷。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初霜菊花霜,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终霜。从终霜初霜的间隔期,就是无霜期。初霜越早对作物危害越大。我国初霜是自北向南、由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进的。

霜降不是降霜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出现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所以农村非常重视降霜。

杀百草的不是霜降,而是霜冻老百姓说:发蔫儿,让霜打了)

北方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再长了。

南方却大忙季节,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早茬麦、油菜正在栽种,耕翻整地也在进行。满地jiē秆拔个净,来年少生虫和,收获以后还要把秸秆、根茬收回来,因为那里潜藏着许多越冬虫卵和病菌。

华北地区大白菜即将收获。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干季,要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

习俗

霜降节气人们非常重视,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习俗。霜降的习俗与寒露相似,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这时的民俗活动除了传统祭祀、观景,都以重保暖,防秋燥,适当加大运动量为要。

比如:有的扫墓、拜祖、qū凶,以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有的要去郊区迎霜。

比较普遍的有:登高山,赏菊花,观红叶,放风筝,拔萝卜,炖牛肉,吃鸭子,食柿……众所周知,不再赘述。

img6

比较著名的是送芋…… 

img7

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塔,在里面点燃干柴,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烘烤yù头,称打芋bāo,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送芋。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养生

img8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

中医养生学认为:霜降时节在五行中属土。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应以平补为原则。要补充血气以养脾胃。饮食养生学侧重于根据食物的性味归来调节人体阴阳,滋养五脏六腑和预防疾病。早睡早起,规律生活。

四、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奇观

文化贡献

文化遗产

文化经典

霜降配诗词

元稹诗选《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 zhěn

风卷晴尽,空天万里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白居 《村夜》 

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文化杂谈

下面更精彩

霜降的谚                     

夏雨少,秋霜早。

霜后暖,雪后寒。

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秋雁当头叫,必有大风到。晚稻就怕霜来早。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的红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银杏、黄栌等树木的叶子在秋阳、秋霜的抚慰下,开始变成黄、红色,漫山遍野,如火似锦,丹青丽雅,guī丽如画,非常壮观。

典故

霜降的典故

霜降,话多事之吃柿

img9

霜降,传掌管霜雪的女   

img10

详见另述

img11

 

 

 

 

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 陈龙狮

 

 

 

创建时间:2025-10-16 13:42
热点文章
浏览量:5130
首页    专家普法    专栏作者 张振海 解读节气“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