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遍地开,北国风光迎客来

社区文化遍地开,北国风光迎客来

/何刚毅

 

晚秋霜降之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西安藉作家梁晓峰,会同中国《郭小川林区纪念馆》馆员暨文学研究员内蒙古藉牧仁先生(本名任志华)1022日分别从西安、内蒙前来重庆北国风光文学社访友游学,以文会友。中国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何刚毅在重庆北国风光文学社热情接待了梁晓峰牧仁两名作家并给参与文学活动的会员们作了相互介绍重庆北国风光文学社内茶香氤氲,书画飘香。文学社社长蒋毅、常务副社长任福生,副社长何刚毅,文学社书画院院长赵全修、副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建军,副院长(奇石文化收藏家)张卫国、文学社会员(音乐琵琶演奏师)刘贵华老师,文学社会员(企业家)邓仪乐老师,文学社办公室主任志鼎等十余人出席交流活动。

f180db36c269caf1ddf7119dbdc6e165

 

宾主双方围坐品茗,畅谈文学与人生,牧仁先生首先介绍了自己军28年的历程,及丰富的人生道路与文学研究简历。梁晓峰感慨曾来过北国风光诗社感受了这方水土的热情,盛赞巴渝文化底蕴深厚,随即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渭水秋歌》《锦官城之梦》赢得大 的热烈掌声。牧仁先生则盛赞山城人文气象蓬发展的新风尚,随即朗诵自己的军旅作品《天下第一聚》受到大家赞扬。何刚毅代表文学社会员现场吟诵获奖习我的城市我的《我站在嘉陵江边》,字句铿锵,介绍了重庆嘉陵江畔的红色历史文化,赢得满堂喝彩。交流渐入佳境,众人共话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文学使命,思想激荡,情怀激昂。牧仁动情言道红色记忆是文学的根脉,唯有深耕这片沃土,方能让笔尖流淌出时代的强音随即何刚毅还介绍了《龙溪河狮子滩传奇》题记,字字如锤,敲击在场者心扉。介绍了革命前辈隐蔽战线陈昌的传奇事迹以及全国两会军挎记者陈龙狮曾到北国风光文学社采访,坐谈的简况。蒋毅社长起身陈词传承不在空谈,在于躬身践行言罢,将北国风光文学社社刊《北国风光文学》会员作品和自己所著《山城秘密战》《花桥》两本小说赠送给梁晓峰、牧仁两位作家留作纪念。副社长任福生也将自己新作小说《近月山庄》赠给两位作家留念。参加活动的会员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合影留念。

f01e4e161b1609e2971ff9a5d60b7b09

 

活动完毕后,嘉陵江畔暮色渐起,晚风拂过波光粼粼的江面,仿佛低语着白日未尽的文思。

众人围坐席间,何刚毅以一首《·老友重逢》拉开了晚上的序幕:

夕阳余韵映深秋,敢问明星有甚求 

千里宾朋寻旧友,一杯烈酒热心头 

相逢皆是百年缘,歌赋诗词迎远游 

墨舞笔耕情不老,同吟岁月共回眸。

诗罢,众人举杯应和,灯火映照下,每一张脸庞都泛起文学与情谊的光晕。梁晓峰起身回应,即兴吟诵新作《嘉陵秋聚》:

嘉陵江畔秋色好,新朋老友聚一堂。

北国风光真情谊,我祝各位大健康。

长命百岁不是梦,怀揣文学问天堂。

他日欢聚长安地,再叙今日嘉陵江。

吟罢,众人赞叹。

蒋毅社长,感谢作家们给文学社带来的精神滋养与创作启迪,称此次交流为思想的盛宴、心灵的洗礼。

牧仁深情回应道今日相聚,如饮醇酒,令人沉醉随即也即兴赋诗一首《与重庆北国风光诗社友人相聚》

结伴旅游到山城,新朋老友聚诗情。

北国风光设美宴,嘉陵江水也动容。

嘉陵江水也动大家叫好。

江风徐来,卷起诗笺轻舞,仿佛将诸人的豪情注入流水,奔涌向远方。众人竟相品酌,杯中佳酿,谈笑间不觉夜色渐深。此时正是重庆秋夜最温润的时刻,山城灯火如星河倾泻,何刚毅与黄志鼎逐陪同两位作家漫步重庆在剧院江岸,细语论诗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eca81e69e440a29aaa4b11a3d956afe2

次日安排由办公室主任黄志鼎陪同两位作家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风骨。随后赴烈士墓红岩革命纪念馆,白公馆、渣滓洞感受历史沉音,体悟黎明前的至暗时刻与信仰之光。黄志鼎一路讲解细致,字句凝重,令梁晓峰、牧仁深受感动。再到磁器口古镇漫步青石小径,品味巴渝风情,在茶香氤氲中畅谈文学与人生。

午后赴重庆市大礼堂参观人民大礼堂雄伟建筑,感受新中国初期建设者们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三峡博物馆内,历史的厚重与文明的脉动扑面而来,众人驻足于巴渝文化展厅,凝视着古老文物所镌刻的岁月痕迹。后到朝天门码头的繁华旧影,洪崖洞的璀璨夜景在夕阳余晖中渐次点亮,宛如星火落人间。江岸风起,卷着千年码头的喧嚣与记忆,众人伫立栏畔,遥想古渝州商贾往来之盛况,心潮随之起伏。牧仁轻叹此地山河,尽藏故事梁晓峰点头应道一砖一瓦,皆是文明的回响黄志鼎指向前方,述说当年纤夫号子如何穿透雾霭,唤醒沉睡的江流。此刻,嘉陵与长江交汇处波光潋滟,仿佛历史与现实在此刻悄然融合,激荡出不息的文化长音。

晚上,何刚毅再次安排晚宴于江畔庭院悄然铺展,众人灯火映江,笑语随风飘洒。

537fc7250cb1f3539f8b1f88829ad72a

 

时值霜降节气,秋意正浓,何刚毅诗兴复起,晚秋相为题,吟道:

夕阳余韵映深秋,敢问明星有甚求 

千里宾朋寻旧友,一杯烈酒热心头 

相逢皆是百年缘,歌赋诗词迎远游 

墨舞笔耕情不老,同吟岁月共回眸。

梁晓峰举杯即吟山城夜色暖,文友情更长众人击节称妙。

牧仁凝望对岸星辉,共轻声道文脉如江流,不竭者在魂绵延不绝,愈深愈远。

何刚毅晚秋寄怀为题,续吟道  

且将诗酒趁年华,醉揽斜阳话紫麻  

不问归期凭雁信,长歌踏雪走天涯  

笔端蕴秀书幽意,心上留言绘晚霞  

待得春风重唤我,共君策马看繁花。

黄志鼎举杯含笑,目光炯然诗中有情,更有担当梁晓峰望着江面点点渔火,忽而朗声接吟莫道秋深霜露重,寸心不改向苍茫众人静默片刻,随即轰然叫好。牧仁轻抚栏杆,低语这江风里,吹着千年的文魂夜色渐浓,灯火如练,映得江水宛若流动的诗行。何刚毅凝视远方,仿佛看见笔墨与热血交织的岁月长卷,正随波光缓缓铺展,无始无终。

晚秋望铺展,吟道:

待得春风冬雪去,重携雅韵赋新篇 

墨痕未尽情难了,笑对青山续锦笺 

纵使霜华添鬓角,犹将岁月写成烟 

登高望远心无际,再约流霞落笔前。

江风徐来,卷起衣襟如展旌,众人默然沉浸于诗思浩渺之中。

当再次谈起龙溪河畔的涛声与呐喊交织。那狮子滩上滚烫的誓言,穿越烽火硝烟,在嘉陵江奔流中化作今日文脉的血脉。何刚毅轻抚诗稿,声音低沉而坚定先烈倒下,文字站起牧仁眼中泛光,接过话音每一篇书写,都是对忠魂的点名梁晓峰望向窗外,暮色中的山城灯火渐次亮起,宛如星火燎原。笔墨承志,薪火不熄,新时代的写作者当以心为灯,照见那段血染的记忆,让红色叙事在纸上重生、传远。

 

两位作家就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展开深入交流,梁晓峰谈及长安诗风的厚重积淀,牧仁则分享草原文学的苍茫气韵。何刚毅结合山城抗战文化,阐述巴渝诗词的刚烈品格。三人一致认为,红色基因应融入当代诗意书写,以文脉传承筑牢精神根基,在新时代语境中焕发革命题材的文学生命力。

53c9549557e76c37adc751b6f86058f8

最后大家依依不舍,相约来年重聚。并在此深秋之夜,购买礼品到何刚毅家中探望何刚毅八十八岁的母亲,老人坐在沙发上,目光慈祥地望着这群执着于文字与理想的晚辈。梁晓峰轻握她的手说老人家好,我又来了!来看看您老人微微颔首,嘴角漾起暖意。

同为军旅诗人的牧仁低声道您教出了一位以笔为剑的儿子老人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仿佛抚摸着岁月的刻痕你们都是好朋友,写诗的人心里有光窗外秋意正浓,屋内笑语温润如春。何刚毅默默凝视母亲鬓边霜色,忽然明白,那笔下奔涌的山河,原是源自这般静水流深的守望。纸短情长,字字千钧,唯有以赤诚续写不朽,方不负这血脉里的叮咛与期待。

 

 

责任编辑 天乐

审核 许晓宇

 

 

创建时间:2025-10-27 21:53
热点文章
浏览量:5150
首页    文旅休闲    社区文化遍地开,北国风光迎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