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宇龙:在纪念新四军老战士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陈龙狮 黄盈明\IMG_0143_副本.jpg 

编者按:2025年11月8日,是周六,也是咱们的第26个“中国记者节”,更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2025新四军老战士百年诞辰纪念会的日子,这是七师分会的第19次新四军老战士百年诞辰的纪念聚会,业已成为新四军研究会的经典纪念活动之一;

7908d2256ababb6d22f1197a78fa21f3 

澳门法治报的记者、编辑、通讯员像往常一样的工作,他们没有休息,而是忘我的工作到晚上20点才吃晚饭、他吃着饭就睡着了,深夜一觉醒来才看到澳门编辑早已发布新闻,浏览量达5万多人次,这就是弘扬铁军精神的纪实。

a76b4852e1f837377ffebacf8c21d7f2

请大家看看咱们澳门法治报常务副总编、京城的驰名“军挎记者”陈龙狮在“中国记者节”中的真是写照:

 3479441202d0a55448d131b8f9be7c29

本报的常务副总编、“军挎记者”陈龙狮快70岁了,年迈多病,但他为了宣传、弘扬铁军精神,5点多起床,6点多乘郊区公交车,一个多小时才到北京的国贸,再乘市内公交车,不到9点就赶到黄山酒店,来到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2025百年诞辰纪念会会场,看到不少七师的会员都在忙着自己承担的工作……他们一直忙到下午2点左右,军挎记者再乘车返回河北香河。

 微信图片_20251108184229_40_4602

他到家后不吃不喝,立即按照七师分会领导意见修改昨天撰写的《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2025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隆重召开》初稿、他从上千张照片中挑选新闻图片,终于在当晚19点上报、审核。半小时后,陈副总立即将审核并通过的稿子给澳门法治报编辑部的值班领导,再经过半小时后正式发布。他简单吃完饭时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23点多他一觉醒来,发现澳门法治报吴永豪副社长发来的链接,他立即给昨天结识新四军后代们发去就正式睡觉了。经过二天多的发布,该新闻浏览量达50多万,还有不少人来电希望早一点看到与会领导、嘉宾的讲话实录,以便学习、收藏。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七师百年诞辰\6乔宇龙_副本.jpg

目前,记者已经获得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会员胡炜在大会上的发表发言。特此分享给广大读者,一定要牢记新四军老前辈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永远弘扬伟大的铁军精神!

 

             李湘滨、周煦明、郭海鹏、崔金崟、陈龙狮

二零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于京东狮子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七师百年诞辰\IMG_0084.JPG

怀念母亲张涛

我们母亲张涛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中央国家机关干部,但是她不普通的经历和许多优秀品质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今年是她老人家诞辰100周年,也是她永远离开我们10周年。此刻,我们更加思念她,决心继承她的遗志,努力实现她对我们的期待。

一、母亲童年命运多舛

母亲出生在上海龙华,九岁时父母已双亡,年幼哥哥也病故,自己孑然一身成为孤儿。她刚懂事,上海就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会战”,日寇的“奸淫烧杀”、“暗杀”革命志士,手段极其残忍,造成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作为13女孩子的她被迫失学,参加手工编织维持生活。在她幼小心灵里,就埋下了对日本侵略者和腐败政府仇恨种子。

二、一生忠于党

在日寇最后垂死挣扎的19453月,母亲毫不犹豫从上海一所著名中学辍学投笔从戎,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南京、芜湖敌占区,到安徽无为县汤家沟参加了新四军第七师,找到了自己一生信仰之路。母亲在《自传》中写到:“1946年冬,我庄严地面对党旗宣誓,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找到了再生父母,是党培养我成为有用的人。”

无论在战争年代参加军工生产、在和平时期参加国家铁路建设,还是在历次运动甚至特殊时期丈夫受严重迫害,母亲始终坚信党、忠于党。她从考入北京铁道学院学习到铁道部机关工作一直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作。离休后,她还担任党小组长。她认真在电话中提醒一名退休党员:“如果超过半年不交党费,就会视为自动脱党。”80多岁时,她还和上大学的孙女讲革命传统,鼓励孙女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她是真正有信仰的优秀共产党员。

三、一生严格要求自己

母亲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为人正直,鄙视占公家便宜的行为和人。工作中,母亲在铁道部财务局工作期间,不仅自己两袖清风,不管什么人违反财务规定报账,她都敢于坚持原则拒绝办理;生活上,对涨工资这样好事,母亲都是先人后己。母亲给我们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就是生怕给组织上、给别人添麻烦。2011年她骨折住院,夜里为了不打扰护士,她硬是在手术后身上插几根管子也要自己爬起来上厕所。护士发现后,又害怕又感动。

母亲生命也很顽强,在战争年代,敌机轰炸了她所住医院产房,把她和孩子被压在里面。是她的战友谷音(女,原冶金部干部,今年105周岁仍在世)和其他战友及时抢救出来,保住了母子平安。她对在特殊时期经过严格审核选调到铁道部援外办公室,参加国家援建坦赞铁路项目感到非常自豪,认为这是组织上对她的极大信任。而母亲在填写中央组织部《初次出国审查表》后,因丈夫的冤案而失去了参加援建坦赞铁路的出国机会。但是从来没有听到她对此抱怨、诉苦。在母亲去世后,铁道部老干部局的同志告诉我们:机关同志都对母亲的人品评价极高。

四、一生酷爱学习

由于母亲学龄期遇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上海,加上她是孤儿被亲戚抚养,因此上学经济条件受到极大影响。但是母亲酷爱学习,硬是靠自己编手工活攒学费、利用课间帮助老师擦黑板、高小四个学期都是全班第一名而获得免学杂费,想尽一切办法上学。母亲在1954年转业到国家建工部工作但是她没有在国家机关工作岗位上躺平,而是在已有4个孩子生活负担很重的情况下,硬是挤出一年时间复习功课,以30岁大龄考上了北京铁道学院(今北方交通大学)财经系,入校苦读本科四年,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机关工作一直到离休。

离休后,母亲还是铁道部老年大学忠实学生。她不顾劝阻,冒着狂风和大雪坚持去上课并认真自觉完成作业,感动了许多师生。她不顾年迈,常常陪伴孙辈们学习到很晚。三个孙子、孙女也受到了奶奶言传身教影响,学习刻苦,分别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

五、一生眷恋特殊的“家”

母亲是孤儿,她就把新四军当做自己特殊的“家”,感情极深。她清楚地记得19455月的一天,在新四军第七师师部组织为在战斗中牺牲烈士的追悼会上,母亲第一次听到《新四军军歌》,受到很大教育,感叹革命的节节胜利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晚年她参加新四军研究会活动,和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同甘共苦老战友再相聚,无比兴奋。每年的年会她必定参加,十分关心研究会的发展。

记得2012年七师分会召开年会的那天,天气异常寒冷,北风呼啸。母亲不顾87岁高龄和伤病,一定坚持要孩子用轮椅车推着她去参加了最后一次年会。这种执着的精神和强烈的组织观念,令我们子女由衷感动。母亲给孩子们引七师分会的领导,使孩子们也找到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这个“新家”,从中增加了对父辈革命历史的了解,也结识了许多新四军第七师优秀的“红二代”,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获得了特殊“正能量”

今年9月3日北京庆祝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当参加阅兵的国产空军预警机、战斗机、轰炸机等呼啸着从母亲住过46年的铁道部住宅小区上空穿过时,我激动地默默对九泉之下的母亲说:“妈妈,您曾经加入的中国空军今天已经非常强大,您在回忆录中写到‘家的住房被日寇烧的片瓦不存,自己只好汇入流离失所的人流整天逃难,躲敌机轰炸’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您可以安息了。”

最后,对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坚持组织、编辑出版《新四军老战士百年诞辰纪念》册、宣传红色文化,我们为此无私付出辛苦工作的领导和各位编辑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新四军老战士张涛儿子乔宇龙

                                                                   2025118日于北京黄山酒店

 

 

信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

 

创建时间:2025-11-14 07:19
热点文章
浏览量:5420
首页    红色报道    乔宇龙:在纪念新四军老战士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