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工业出口审慎前行 亚太市场成关键驱动经科局调查揭示2024年第四季出口动态与挑战

(本报讯 记者 许晓宇 吴永浩)经济及科技发展局(DSEDT)今日发布2024年第四季「工业出口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本澳厂商对未来六个月的出口前景保持审慎态度。尽管订单量较上季有所回升,但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原材料成本压力及人员短缺等问题持续困扰企业,亚洲及太平洋区成为当前出口表现最突出的市场。
订单回升但结构分化 药业成亮点
调查显示,第四季受访厂商手头订单平均数为3.4个月,较上一季增加1.1个月,反映短期需求改善。其中,药品制造业以5.4个月的订单量位居首位,显示医疗相关产业在全球需求韧性下表现强劲;成衣制造业(3.5个月)和电子业/电器业(3.4个月)紧随其后,而「其他非纺织品」订单仅2.1个月,凸显行业分化加剧。此趋势与亚洲多国制造业出口增长超预期的背景相符,例如越南第四季制造业产出同比增长9.83%,间接带动区域供应链需求。
亚太市场表现优于欧美 美国指数下滑
根据「市场季度订单情况综合指数」,亚洲及太平洋区(不包括内地、香港及日本)以21.0%的指数变动成为本澳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反映区域经济整合及产业链协同效应的优势。反观美国市场指数变动为-19.9%,显示地缘政治及贸易壁垒对出口的抑制效应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升温,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因多国贸易制裁受阻,此类风险或对澳门中小型出口商构成间接压力。

厂商展望趋保守 内外挑战并存
对未来六个月的出口预期,仅23.0%厂商预期「轻微上升」,较上季大幅下降25个百分点;53.9%厂商认为出口「无显著变动」,显示多数企业选择观望。此审慎态度与全球经济复甦不均衡相关:尽管中国四季度GDP同比回升至5.4%,但欧元区PMI持续低迷,企业投资意愿疲弱,均对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构成挑战。
此外,价格竞争成为最大痛点(55.7%厂商提及),其次是原材料成本上升(28.8%)及人员短缺(28.7%)。展望未来三个月,24.3%厂商担忧「订单不足」,反映需求端的不确定性加剧。
就业市场承压 药业与成衣业人力缺口扩大
就业数据显示,受访厂商僱员人数较上季减少4.6%,但同比仍增1.9%。然而,74.9%企业存在人员不足问题,其中药品业(88.5%)和成衣制造业(82.2%)需求最迫切。为应对人力短缺,经科局近期与劳工事务局合办「认证科技企业专场配对会」,推动科技与传统产业的人才协调。同时,当局通过「促进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资助计划」,鼓励企业提升自动化及数字化水平以缓解人力瓶颈。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并进
面对外部挑战,经科局强调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例如透过港珠澳大桥跨境货物转运站提升物流效率,并落实中小企援助计划延长还款期至10年,增强企业资金流动性。此外,澳门正深化与内地科技合作,如「澳科二号」卫星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传统工业注入创新动力。
2024年第四季澳门工业出口在亚太市场支撑下稳步回升,但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需强化风险应对能力。经科局呼吁厂商把握区域合作机遇,善用政策资源推动技术升级,以在竞争中突围。未来半年,出口表现将取决于国际需求复甦力度及本地产业转型进展。
(引用数据来源:经济及科技发展局、澳门法治报整理)
创建时间:2025-04-02 23:51
넶浏览量 3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