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金 门 岛 之 战

 

历史回顾

我所知道的金门岛之战

   20244月3日        

 

1949年4-5月,南京、上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兵指江南,大军一路南下,8-9月先后解放福州、泉州、漳州,10月17日攻占厦门。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兼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汤恩伯(原上海城防司令)见大势已去,遂将总部迁往金门。

“1949年,中央高层就在考虑‘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也认识到如无强大海空军,任务艰巨。1949年11月、1950年4月,解放军空军和海军领导机构先后建立。从成立伊始,其任务就很明显,就是要配合陆军完成‘武力解放台湾’任务。但海空军建设难以短期见成效,怎么办?刘少奇、毛泽东在1949年先后访苏,都向斯大林提出了培训飞行员,援建海空军用于台湾军事行动的急迫要求。毛泽东甚至向斯大林提出,苏联最好直接派海空军,以志愿军名义帮助攻占台湾。斯大林顾虑到如此会引起美苏直接对抗,表示苏联自身也颇为困难,但认为援建海空军没问题,不过援助形式需谨慎。”

在厦门刚刚解放一个星期,国民党胡琏部大批增援金门的部队已经上岛、后续援军正在陆续抵达的情况下,十兵团28军(军长肖峰,父亲战友)第一梯队【由244团、246团、251团三个主力团和253团的一个加强营(团长、政委带队)】仍奉命于1949年10月25日凌晨发起进攻。

金门岛古宁头国民党守军201师三团一营士兵熊震球第一炮即击中我登岛部队指挥船,该船满载弹药,立即爆炸起火,风助火势,把紧邻指挥船的一大排运送部队的其他木船烧尽。台湾前大法官、立委李志鹏正是当年机枪手,位置最靠前,正好与抢滩登陆的我28军第一梯队面对面。在照明弹照射下,他一眼就看到前方的解放军正在下船,扣下扳机就扫射,不一会就射光了5000发子弹。我登岛士兵被打个措手不及,一个个应声倒下。国民党军队拼死守岛,全线火力在解放军还没爬上海滩时就一阵猛打。不少解放军脚还没踏上金门海滩就遭到火力压制,死于海中,很多装备遗落海底,侥幸上岸的也被强大火力射死在海滩上。

从10月25日至27日,这场极其惨烈的史上罕见的登陆与反登陆的殊死激战持续了3天3夜十兵团28军第一梯队近万名官兵由于得不到后续部队的增援,孤军奋战,弹尽粮绝,4个团的团长、政委阵亡的阵亡,负伤的负伤,我登岛部队的鲜血染红了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9086名登岛官兵几近全军覆没。国民党守岛部队阵亡1267人,伤1982人,共3249人。

短短3天,这场台湾称为“古宁头大捷”、大陆称为“金门战役”的中国人与中国人相搏的最后战斗,以两军共伤亡12335人、日均4千余人告终。不论解放军还是国民党军,死的大多都是中国的平民百姓。65年后的2010年10月,国民党军开第一炮的熊震球说:“不堪回首,实在太残烈了,目不忍睹!”

   

1992年11月,由外经贸部合作司司长陈永才主持,合作司、《国际商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厦门联合举办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研讨会,并对联合举办的征文获奖者颁奖。我的一篇小文章也有幸榜上有名。合作司通知我赴会并领奖。这是我第一次去厦门。行前,爸爸极其严肃和痛心地跟我提到了一点点关于“金门战役”的情况。他说,金门战役失利直接原因是“后援不继”,根本原因是条件不具备,同时轻敌——觉得福、泉、漳、厦四市已取,小小个金门何难?另外,十兵团从没打过设防岛屿,没有攻岛经验;还有,缺乏海洋科学知识,等等。爸爸尤其提到,由于不明水情,那些未被火烧、正欲返航运送第二梯队的船只,没想到遭遇海水退潮全部搁浅,就像钉在海底的靶子,动弹不得,连人带船,被国民党守岛部队的炮火击毁。那些被指挥船的弹药爆炸引燃的船,火光冲天,把海滩照得如同白昼,本来也指望这些船回程运送第二梯队的。金门离厦门海路也就20里,大陆这边的第二梯队,眼睁睁看着对岸这些船毁于大火,眼睁睁看着、听着自己的战友,整整3个主力团1个加强营啊近万人被全歼却因无船过海无法救援……爸爸最后极其痛心地说:“当时我们还没有海空军,就是有,条件也不具备啊!近万人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教训,惨痛啊!孩子,千万记住,任何时候都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具备条件,害死人那!”

两军当时激战的情况,我军舍军强攻,敌军拼命坚守,我真难以想象,那是一种何等惨烈、残酷、血腥、不忍目睹的可怕景况?!我也真难以想象,当时,第一、二梯队乃至全28军、全十兵团的官兵,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我想,金门战役不到两个月后,1949年底,爸爸即被调往十兵团任后勤部长,任务很明确,就是继续攻打金门,再解放台湾。但在爸爸内心深处,我想鉴于当时我军实力,肯定是不赞成继续硬攻金门再“武力解放台湾”的。条件根本就不具备嘛!一想到这,我似乎有点明白,1950年,我为什么会看到爸爸在福州别墅含泪弹琴。我也很难想象,爸爸当年弹琴时是一种怎样复杂的难以言述的心情? 但是作为军人,“军令如山倒”,中央下达给十兵团的任务就是解放台湾,而他又是担负解放台湾重任的解放军第十兵团的后勤部长,或许爸爸当初也是作了不惜牺牲的思想准备的。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我军军事重点由解放台湾改为抗美援朝,十兵团的任务才由解放台湾改为剿匪。否则,十兵团继续执行军委命令,先强攻金门,再“武力解放台湾”,那么,不知道必将又有多少28军全军覆没!

  1949年10月25—27日,参与攻打金门岛的我解放军第十兵团28军9086名官兵,除阵亡者外,尚有3000名负伤、被俘人员于1952年被台湾用渔船分批遣返大陆。这些解放军官兵返回大陆后,一部份人被错定为叛徒判刑,余一律被开除党籍、军籍、遣返老家种地,历次运动(特别“文革”)人人受到批判,纵是当了农民种地也不能幸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血战3天,受苦30年!”今已大部离世。当年20岁的胡清河,是被俘后逃出靠抱着两个篮球从金门拼死泅海十几个小时唯一游回大陆的原251团卫生员。他说,10月27日,他们拼死打到最后只剩230人,弹尽粮绝,被包围俘虏。251团团长刘天祥绝食抗争,活活饿死,政委田志春威武不屈,被乱棍活活打死。不料他舍命逃回大陆,即被保卫部门关押审查3个月,留党察看,这一察看,就是30几年。和所有解放军、志愿军战俘一样,在“战俘”这根耻辱柱上捆搏30多年的日子里,他被打成叛徒、特务、反革命,被开除公职。胡清河,十几岁参加华东野战军,分在供给部(即后勤部),父亲时任华野供给部部长,也算是爸爸的战友和下属了。他和爸爸共同参加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莱芜大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华东南等70多次战斗随三野从山东一路南下到福建,4次负伤,4次立功,最后攻打金门弹尽被俘。离世前,每月退休费192 .6元。他说:“看到那些挥金如土的大款,想想自己,真觉得冤得慌,可晚上做梦,梦见在金门岛上眼睁睁看着牺牲的战友,气又顺了。”

 

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 陈龙狮 

 

 

创建时间:2025-10-27 08:58
热点文章
浏览量:5150
首页    勿忘国耻    蔡玲:金 门 岛 之 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