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军纪念园首例二尊英烈青铜雕像落成——记郭运才烈士、老红军郭云山和郑英夫妇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33848_56_2390.jpg

本报讯(记者陈龙狮,文郭晓梅,摄影赵春毅二零二五年十一月十日,古历九月二十一。北京的深秋,天高云淡,九公山在长城的环抱中更显肃穆。松柏苍翠,秋叶流丹,初冬的金色阳光洒在铁军纪念园,为这个特殊的日子铺满了庄严与温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我们齐聚于此,为我一生敬仰的革命父母——郭云山、郑英,以及与我父亲手足情深、并肩作战的叔叔郭运才烈士,举行纪念铜像落成典礼。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34809_67_2390.jpg

站在这里,风中仿佛回响着历史的号角。凝望这二尊即将揭幕的铜像,我心潮起伏。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精神的溯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峥嵘岁月:一门忠烈的革命足迹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34210_64_2390.jpg

我的父亲郭云山(1916.12 - 1984.01),曾用名郭运山,河南泌阳县一个贫苦农家的孩子。1935年1月,在鄂豫边省委王国华的带领下,父亲与胞弟郭运才一同参加了红军。从此,兄弟二人便将生命交给了党,为人民解放事业奋不顾身。革命之路充满牺牲,家乡的祖父祖母因儿子参加红军而惨遭日寇杀害。这国仇家恨,更加坚定了父亲跟党走的信念。

父亲戎马五十年,亲历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枪林弹雨,九死一生。1941年黑龙庙一役,他腿部重伤,落下终身残疾,被评为一等伤残军人,但他从未退缩。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父亲体谅国家困难,主动将自己的一等伤残证和叔叔的烈士证上交。他常说:“比起牺牲的弟弟和战友,我是幸存者,能看到革命胜利,很知足了。”这平淡话语的背后,是铁一般的意志和对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的母亲郑英(1927.11 - 2021.04),曾用名郑桂清,出身江苏盐城大户人家。1940年,年仅12岁的她毅然投身新四军,陈毅军长亲自为她改名“郑英”,期望她成为英雄。她不负厚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为出色的战地英雄,荣立一等功。

母亲外柔内刚,不仅是父亲生活的伴侣,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为了前线作战,她曾两次忍痛将年幼的儿子送给老乡抚养。这不是不爱,而是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解放,她选择了放下小爱,成就大爱。收养哥哥的老乡们,如杨爹爹、刘夫妇,为了保护革命后代,或献出生命,或舍亲救孤。母亲每每提及,都泪流满面,叮嘱我们永远铭记人民的大恩大德。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34112_61_2390.jpg

我的叔叔郭运才烈士(1917.08.01 - 1940.05.27),1935年与父亲一同参军,曾任新四军老八团排长。他作战英勇,总是不畏牺牲、冲锋在前。1940年,在著名的“三打来安”战役中,叔叔与日寇血战到底,壮烈牺牲,年仅22岁。他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捍卫家国的战场上,被追授为一等功臣。他虽然从未与我谋面,却用鲜血让“革命”二字在我心中变得无比具体和滚烫。烽火岁月傲骨,铁血丹心寄红梅!

庄严时刻:铜像落成,精神永驻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40328_77_2390.jpg

典礼伊始,中共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泌阳新四军研究会敬献了花篮。在雄壮的新四军军歌声中,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副会长宋建学同志与中共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郭晓勇同志,共同为覆盖着中国红绸的英烈铜像揭幕。

雕塑师技艺精湛,父亲眉宇间的果敢,母亲嘴角边的坚毅,叔叔眼神中的刚勇,都栩栩如生。他们并肩而立,仿佛正深情凝望着这片他们用热血浇灌过的山河大地,目光中满是欣慰与期望。

作为铜像创建者、英烈的后代,我满怀深情致词。随后,郭晓勇主任、宋建学会长、泌阳新四军研究会马永光会长先后发言。家属及各界来宾依次向英烈铜像敬献鲜花。我们还参观了铁军纪念馆,看见了母亲捐赠纪念馆的红色文物,1946年肖望东签批的《郭云山与郑英结婚证书》,拜谒了新四军将士名录墙,看到了父亲、母亲、叔叔和公公高复运前辈的名字。在抗战英雄纪念碑前,我代表家属向泰康集团九公山长城纪念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久臣先生敬献锦旗,感谢其对英烈缅怀事业的大力支持。

 

薪火相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34002_59_2390.jpg

阳光洒在崭新的铜像上,泛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我轻抚基座上“抗日烈士永垂不朽”和“革命伉俪戎马一生”的金色大字,心中充满力量。肉体终会消亡,但精神必将永存。这组铜像,是父辈精神的载体,它告诉我们,也告诉所有后来者:这里安息着的,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有血有肉、为理想奉献一生的亲人。

作为革命后代,“传承”二字重若千钧。我们传承的不是可炫耀的资本,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是在任何环境下都坚守正直与奋进,是将对国家与人民的爱,化为建设家园的实际行动。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40328_77_2390.jpg

亲爱的爸爸妈妈、叔叔,请你们安息!

你们的故事,我们会继续讲述;你们的精神,我们会永远传承。英烈铜像屹立,日升月落,风雨不改,如同你们的信仰,永不褪色。我们将带着这份最宝贵的遗产,坚定地走向未来,不负你们,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诚挚感谢参加我父母和叔叔铜像落成典礼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以及未来得及参加的各位同仁们: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42435_82_2390.jpg

参加英烈铜像落成典礼人员有高鲁宁(总参部队大校,郭云山和郑英女婿)、严美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赵春毅(八路军后代)、郭晓勇(中共泌阳县委党史地方史研究室主任)、马永光(泌阳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宋建学(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副会长)、周久臣(北九公山长城纪念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东明(北京九公山长城纪念林有限公司雕塑师)北京市九公山长城纪念林有限公司设计师及工程客服员工其他来宾。

未能参加落成典礼致贺人员名单陈红玉姨娘(盐城市亭湖区老干局长)、周志广姨父(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股长)、高坚、郭勇等家人、钟爱生(安徽省工程专家)、柴(成都市艺术家、教授)、刘春宁(中国革命研究者)、赵金川(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会长,开国中将、海军副司令员、我父母和叔叔老首长老战友赵启民之子)、蔡平(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会长)、赵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会长,开国中将、海军副司令员、我父母和叔叔老首长老战友赵启民之孙)、成亦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开国中将、空军副司令员、我父母的老首长老战友成钧之孙)、肖占(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开国少将、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肖选进之子)罗承(新四军高级将领、我父母和叔叔老首长老战友罗炳辉之孙)、周东延(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副会长,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和新四军老八团及二师将领、我父亲和叔叔老首长老战友周骏鸣之子)、陈龙狮(老红军、八一将士、中央特科功臣陈昌之子,八一守护者、军挎记者、两会记者、十九大二十大记者、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会员、澳门法治报常务副总编)、江山(中红网总编)、智勇(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学委会主任、二师分会副会长)刘小清(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新四军文艺老兵刘则先之子)、张树忠(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盐城市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巫泰伟(盐城市教育局团委副书记、新四军老兵巫锡九之孙)、孟建国(南京市六合区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冯建海驻马店市泌阳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夏阳(原驻马店市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焦新建驻马店市泌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康健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主席)王海甲(滁州市来安县县长)、董文增(滁州市来安县政协主席)、程树勇(滁州市来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长)、汤洪 (八路军研究会后代、开国大校、八路军和第四野战军将领汤从列之子)、孟新生(八路军研究会后代抗战时期爷爷孟国祥地下党情报站站长、父亲孟令琛八路军老兵)、金占东(山东省昌邑市袭明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等。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微信图片_20251114135051_70_2390.jpg

信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

创建时间:2025-11-18 08:48
热点文章
浏览量:5420
首页    红色报道    北京铁军纪念园首例二尊英烈青铜雕像落成——记郭运才烈士、老红军郭云山和郑英夫妇